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寿序的意思、寿序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寿序的解释

祝寿的文章。 明 中叶以后开始盛行。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七:“寿序諛词自 前明 归震川 始入文稿。然每观近今名人集中偶载一二,亦罕有不溢美者。” 鲁迅 《华盖集·并非闲话(三)》:“在 中国 ,骈文寿序的定价往往还是每篇一百两,然而白话不值钱。”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寿序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特有的应用文体,专用于为他人寿辰撰写的祝寿文章,兼具礼仪性与文学性。其名称由“寿”与“序”组合而成,“寿”指祝寿主题,“序”则指文体形式,即通过序文引出对寿者的赞颂与祝福。

从文体结构看,寿序通常包含两个部分:一是说明撰文缘由的序言,多记述寿者生平事迹;二是以骈文或散文写成的祝颂正文,内容涵盖德行称颂、功绩褒扬与福寿祈愿。例如清代姚鼐《刘海峰先生八十寿序》开篇即言“囊者,鼐在京师,歙程吏部、历城周编修语曰:‘为文章者,有所法而后能,有所变而后大。’”,既交代写作背景,又借他人评价凸显寿者文学成就。

该文体肇始于宋元,兴盛于明清,尤以桐城派古文家创作最具代表性。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载,明人归有光将寿序发展为“叙人品、学问、行事,致祝祷之意”的成熟文体。其内容须符合儒家伦理规范,强调对孝悌、仁德等品质的彰显,如方苞《高节妇传》所述“节妇之寿,必征其行”,体现出道德评价与文体功能的深度融合。

作为礼仪文书,寿序在创作中需严格遵循尊卑礼制。清代文体学家姚华在《论文后编》中特别指出“寿序之作,贵在称情,毋谀毋滥”,强调内容需真实恰切,避免过度溢美。这一规范使寿序既区别于普通应酬文字,又不同于墓志铭等悼亡文体,形成独特的文类特征。

网络扩展解释

关于“寿序”的详细解释如下:

定义与起源

寿序是古代中国用于祝寿的文体,通常以骈文或散文形式撰写,内容多为对寿星的品德、功绩、家族地位的赞颂。据史料记载,这一文体在明代中期开始盛行,以归有光(字震川)为代表,首次将寿序纳入个人文集,此后逐渐成为文人创作的重要形式。

形式与特点

  1. 文体特征:以骈文为主,讲究对仗工整、辞藻华丽,清代亦出现散文形式。
  2. 内容倾向:多含溢美之词,清代陈康祺曾批评其“罕有不溢美者”,鲁迅亦在《华盖集》中提及骈文寿序的酬金高昂,而白话文则不受重视。
  3. 社会功能:除祝寿外,还兼具彰显家族声望、社交应酬的作用。

历史评价

寿序虽在明清文人中流行,但因其内容浮夸,文学价值常受争议。如《郎潜纪闻》指出其“谀词”本质,而鲁迅更以“定价一百两”暗讽其功利性。

寿序作为特定历史阶段的文体,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寿诞文化的重视,以及文学与世俗需求的交织。其研究价值更多体现在社会风俗史层面,而非纯文学领域。

别人正在浏览...

白额波导残虐缠夹二先生楚船雏儿诞告盗宄导绎丁头番茂飞掣各剌剌恭饬贡院关马郑白盥浴孤拔沽洗横集黄金菊徽繣护守笺素姣姣加日桀奡节旦诫慎俊马吏从流洽龙战倮灵洛神珠緑葵卖扑煤黑油木棍南蕃旁祸碰巧平抑抢掳签省情态乞援上宫社宗食啖时移势迁黍餹摅忠速殄谈赏天望頽踏五斗禄孝诚小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