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谓人始死,望天而招魂。《礼记·礼运》:“及其死也,升屋而号,告曰:‘皋某復。’然后饭腥而苴孰,故天望而地藏也。” 孔颖达 疏:“天望,谓始死望天而招魂。”
(2).上天的期望。《后汉书·蔡邕传》:“臣愿陛下忍而絶之,思惟万机,以答天望。” 宋 曾巩 《韩琦制》:“及受末命,戡济艰难,以己狥时,坐定大议,天望人事,脗无间然。”
“天望”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包含以下两种含义及使用场景:
人死后望天招魂
源于古代丧葬礼仪,指人刚去世时,亲属登上屋顶向天呼喊招魂。这一解释源自《礼记·礼运》的记载:“及其死也,升屋而号,告曰:‘皋某復。’”孔颖达疏进一步说明:“天望,谓始死望天而招魂”。该仪式体现了古人对生命延续的祈愿。
上天的期望
指代天意或天道对人事的期许,常见于古代文献。例如《后汉书·蔡邕传》中“以答天望”,以及宋代曾巩《韩琦制》中“天望人事,脗无间然”,均强调顺应天命的观念。
以上内容综合了古籍考据与现代语义扩展,具体使用需根据上下文判断。
天望是一个汉语词语,指对天空或高处远景的目光注视和期望。它描述了一个人向上仰望、向远方凝视的动作和心情。
天望这个词可以拆分成两个部首,天 (tiān) 和 望 (wàng)。其中,天是该词的声旁,而望则是义旁。
天的部首是一,笔画数为4;望的部首是月,笔画数为9。
天望一词最早出自《庄子·天地》:“将恐将欲,天其靡知?汝欲人之保而天其以不保,将恐将欲,人其靡知?汝欲天之保而人其以不保。天之所以为天者,而亦以不择。”这段话通过使用“天望”一词,表达了人们对于天地的注视与期望。
在繁体字中,天望的写法保持不变。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还有一些差异。对于天,它的古字形是“大”字加上一个横折,表示向上的意思;对于望,它的古字形是“朋”字加上一个人,“朋”字表示远方,人表示人物。所以,古时候的写法比现代的写法更加形象生动。
1. 他站在山巅,远眺大海,心中充满了天望。
2. 那个小女孩怀揣梦想,仰望星空,满怀天望。
组词:观望、远望、仰望。
近义词:眺望、瞻望。
反义词:低头、俯身。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