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情态的意思、情态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情态的解释

(1) [state of affairs]∶情状

可鄙可厌的情态

各具情态。——明· 魏学洢《核舟记》

(2) [expression;bearing]∶神态

是个女儿便有个女儿情态

(3) [human relationship and bearing]∶人情和态度

道尽世人情态

(4) [charming bearing]∶娇媚的神态

仙子多情态

详细解释

(1).犹情状。《韩非子·二柄》:“人主欲见,则羣臣之情态得其资矣。” 陈奇猷 集释:“情态,谓表见於行为之情状。”《列子·黄帝》:“太古神圣之人,备知万物情态。” 清 陈天华 《警世钟》:“八股以外没有事业,五经以外没有文章,这一种可鄙可厌的情态,极顽极固的説话,也不用怪。” 郑振铎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例言》:“在那些可靠的来源的插图里,意外的可以使我们得见各时代的真实的社会的生活的情态。”

(2).神态。 南朝 齐 萧子良 《言台使表》:“凡此辈使人,既非详慎勤顺,或贪险崎嶇,要求此役,朝辞禁门,情态即异,暮宿村县,威福便行。”《宾退录》卷六引 宋 路德延 《孩儿诗》:“情态任天然,桃红两颊鲜,乍行人共看,初语客多怜。”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四:“诗写雏姬情态易,写雏伶情态难。”《儿女英雄传》第二七回:“除了那班天日不懂麻木不仁的姑娘外,是个女儿便有个女儿情态。”

(3).人情与态度。《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只这两句言语,道尽世人情态。”

(4).娇媚的神态。 唐 孙棨 《北里志·王苏苏》:“洞中仙子多情态,留住 刘郎 不放归。” 瞿秋白 《赤都心史》四三:“‘跳舞剧’的题目不适于我们今日的生活:情态的诱媚,英雄气概的短少。”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情态在汉语中是一个多义词,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三个层面解析:

一、表情与态度

指人通过神情、姿态流露出的内心状态或态度。

例:鲁迅《祝福》中祥林嫂“脸上整日没有笑影”的情态,透露出她丧子后的悲苦。

二、事物的状态与特征

引申为事物表现出的特定形态或性质。

例:朱自清笔下的荷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描绘了自然之物的生动情态。

三、语言学中的情态范畴

在语法学中,指说话人对命题真实性或事件实现可能性的主观态度,常通过情态动词(如“能”“会”“应该”)表达。

例:“他应该到了”中的“应该”表示推测性情态。

四、近义辨析


权威参考来源: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
  2. 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商务印书馆,1999年.
  3. 朱德熙《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1982年.
  4. 王力《中国现代语法》,中华书局,2015年重印版.

网络扩展解释

“情态”是语言学、哲学和逻辑学中的重要概念,其含义因学科不同而有所差异:

一、语言学中的情态(Modality)

指说话人对命题真实性或事件发生可能性的主观态度,主要通过情态动词、副词等表达:

  1. 认识情态:对命题真实性的推测(如:可能、也许)

    • 例:他可能迟到了 → 表示不确定性
  2. 道义情态:对行为必要性的判断(如:必须、应该)

    • 例:你必须戴口罩 → 表达义务性
  3. 动力情态:与能力或意愿相关(如:能、会)

    • 例:她会弹钢琴 → 表示能力

二、哲学/逻辑学中的情态

涉及命题的必然性与可能性:

三、其他领域延伸

在文学中可指情感状态,如“诗歌中的抒情情态”;社会学中也可表示群体心理倾向。

语言表现对比

类型 汉语示例 英语对应
认识情态 也许下雨了 It may rain
道义情态 禁止吸烟 You mustn't
动力情态 我能完成 I can do it

注:实际使用中情态表达常存在多义性,需结合语境判断。例如“他会来”可能表示能力(动力)或推测(认识)。

别人正在浏览...

办梓秉旄仗钺笔者勃勃草屩豺狼虎豹冲雨畴劳穿凿附会导产鼎列隄塞东蛮发涩非誉富春渚富埒天子浮斿观省珪贽耗弃宏扬慁慁魂消魄夺奬进江汰架虚橘奴老娘婆老女归宗陵场马捶每日民械抢地呼天权倾天下阙观羣彦稔乱任娠若敖之鬼上等兵上上神游恃爱石埭石钱树叶厮落虽然所居太官田鼓偷寒送暖颓墙遐龄狭庐效好协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