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贡院的意思、贡院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贡院的解释

[examination hall in fendal China] 科举时乡试或会试的地方

详细解释

(1).科举时代6*考试士子的场所。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 开元 二十四年,考功郎中 李昂 ,为士子所轻詆。天子以郎署权轻,移职礼部,始置贡院。”《明史·选举志二》:“试士之所,谓之贡院。” 叶圣陶 《线下·马铃瓜》:“从我家到贡院前,不过一里光景的路,是几条冷落的胡同。”

(2). 日本 接待 汉 人的客馆。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二:“近见 梁孝廉 处素 《题汪亦沧<日本国神海编>》云:‘贡院繁华繫客情,朝朝应办几番更……’‘贡院’者,馆 唐 人处也。”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贡院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贡院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举行乡试、会试的专用考场,其名称与功能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以下从汉语词典释义及历史功能角度进行详细解释:

一、字义溯源

  1. "贡"之本义

    指地方向中央举荐人才或进献物品。《说文解字》释:"贡,献功也",引申为选拔人才贡献于朝廷。

  2. "院"之指代

    意为有围墙的官署建筑,特指科举专用考场,如《清史稿·选举志》载:"各省乡试于贡院举行"。

二、历史功能与建筑特征

  1. 核心职能

    作为明清两代乡试(省级考试)与会试(国家级考试)的固定场所,是科举制度的核心实施地。考生需在号舍(独立隔间)内完成多日封闭考试。

  2. 建筑布局

    典型贡院布局包括:

    • 号舍:数千至万间考生座位,每间宽约1米,深1.3米,内置木板为桌凳;
    • 至公堂:考官阅卷及发榜处;
    • 明远楼:监考巡视的瞭望塔。

三、社会文化意义

贡院是古代教育公平的象征,体现"为国求贤"的治理理念。其设计兼顾防作弊与秩序管理,如《钦定科场条例》规定号舍间距、巡查制度等,成为东亚科举文化的物质载体。


权威参考文献

  1.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第10卷).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1997: 123.
  2. 赵尔巽. 《清史稿·选举志三》. 中华书局, 1977.
  3. 刘海峰. 《中国科举制度通史·明代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7: 215-218.
  4. 李世愉. 《清代科举考场图录》. 故宫出版社, 2014: 76-82.

网络扩展解释

贡院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用于选拔人才的核心考试场所,其含义和功能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解析:

一、基本定义

贡院是科举考试中乡试(省级考试)和会试(国家级考试)的专用考场,主要功能为“开科取士”。名称中的“贡”字,源于各地举人汇聚于此应试,象征向皇帝“贡奉人才”。

二、历史与功能

  1. 起源与发展:贡院制度始于唐代,明清时期达到鼎盛。例如北京贡院建于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是当时全国性会试的核心场地。
  2. 考试类型:
    • 院试:选拔生员(秀才),如定州贡院设有文、武两科考场;
    • 乡试:每三年一次,考取举人(如“秋闱”);
    • 会试:全国举人参与,考中者进入殿试。

三、建筑布局

贡院建筑通常规模宏大,布局严谨:

四、文化象征

贡院不仅是考试场所,更承载着古代社会对人才选拔的重视。其名称和建筑细节(如“天开文运”“为国求贤”匾额)均体现“为国取士”的核心价值。

五、现代意义

如今,贡院遗址(如南京江南贡院、北京贡院旧址)成为历史文化象征,部分现代建筑或地产项目也借用“贡院”之名,隐喻文化传承与精英聚集。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贡院遗址或科举制度细节,可查看相关权威历史资料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北番碧芳酒鄙概鼻汀残莺车床赤槿弛行酬赓筹河簇生道乡递毁发晖法罗群岛副尉高位重禄高躅寒孟寒青讲台检正借定界断井晋刻切嗑睡可欲梁山操挛胊没王法渺无影踪蓂荚明升暗降怒火拍戏乾电池迁升嫶妍栖歇权略人造湖如期释米霜盖説论四逆送似堂兄弟饕据退智无多子物穆宪籍仙箓仙童綫性规划笑诮校长泄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