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桀奡的意思、桀奡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桀奡的解释

(1). 桀 ,相传为 夏 的暴君; 奡 ,即 浇 ,相传为 夏 时残6*暴好斗的人。泛指凶残蛮横的人。 明 吴骐 《感时书事寄计子山陆孝曾》诗:“中朝容 桀 奡 ,羣丑益鴟张。”

(2).蛮横不驯。《续资治通鉴·宋太宗至道二年》:“甲子, 辽 招讨使 萧达兰 以 準布部 长 阿鲁端 ,叛而復降,桀奡难制。” 清 洪昇 《长生殿·权哄》:“他不拜储君,公然桀奡,这无礼难容圣朝。”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桀奡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桀奡”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合成词,由“夏桀”和“奡”两位历史人物组合而成,多用于指代暴虐无道、刚愎自用之人。

一、词源与人物考据

“桀”指夏朝末代君主夏桀,以暴政著称。《尚书·汤誓》记载其“率遏众力,率割夏邑”,《史记·夏本纪》亦载其“不务德而武伤百姓”,最终导致夏朝灭亡。

“奡”通“浇”,为寒浞之子。《论语·宪问》提到“奡荡舟”,《楚辞·天问》王逸注称其“多力,能陆地行舟”,《左传·襄公四年》记载其因暴虐被少康所灭。

二、文献用例与词义演变

该词最早见于清代考据学著作。王引之《经义述闻》云:“奡之与桀,皆古之恶人”,清代黄生《义府》则明确将二者并称:“古人以奡与桀皆恶德之君,故连类言之”。两书均将“桀奡”作为暴君典型,突显其共性特征。

三、现代辞书释义

《汉语大词典》释为“相传夏代的两个暴君”,《辞源》标注其出自《论语》何晏注“奡,夏浇也,荡舟,陆地行舟,为羿所杀”,现代用法多引申指刚猛凶悍之人。需注意“奡”字在《康熙字典》中被归入“廾部”,强调其与力量相关的原始义项。

网络扩展解释

“桀奡”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以下两层含义:

  1. 指凶残蛮横的人
    “桀”是夏朝末代暴君,以残暴著称;“奡”(也作“浇”)是夏朝有穷氏首领寒浞之子,以好斗闻名。两者合称“桀奡”,常代指暴虐狂妄之人。例如明代吴骐的诗句“中朝容桀奡,羣丑益鴟张”中,即以“桀奡”暗喻当时的权贵恶势力。

  2. 形容性格蛮横不驯
    该词也可用于描述人的傲慢专横、不可一世的态度。例如《续资治通鉴》中用“桀奡”形容辽国将领萧达兰的跋扈行径。

补充说明:

若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历史典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包程八辔卑躬屈节裁制柴胡谄谩查实扯倒惩羹吹韲赤心相待代谢道牙彫俎地下采矿东厂杜做風瀟雨晦扶架感愤功化聒挠黑麻麻魂干火绵减薄鲛革军谋枯鱼泣勑身老厌物雷蜞练色貍德淋池麟角笔率口闾中马路崖子谋活木厘挠渎拼伙敲冰纸七宝鞭侵灭缛丽塞具啬啬市虎侍卫官四仲同源异流腿腕子驼裘晚实乌嘷相声贤相显象管晓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