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犹尽忠。 宋 俞文豹 《吹剑四录》:“攄忠社稷惟名节,济用邦家必器能。” 明 张四维 《双烈记·女戎》:“蒙恩生德怎当?敢攄忠效力,用武摧强。”《杨家将》第三九回:“汝等赴任之后,各宜攄忠报国施奇计,不枉为一世之丈夫也。”
“摅忠”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shū zhōng,其核心含义为尽忠,即竭尽忠诚之意。以下是综合解析:
若需进一步考证,建议查阅《汉语大词典》或权威古籍语料库以验证细节。
《摅忠》(shū zhōng)是一个汉字词语,意为“尽心尽力地忠诚”。它由两个部首组成:手部(扌)和中心心部(忄),总共有12划。
《摅忠》一词出自《尚书·虞书·大禹谟》:“敷时绥天,循经摅忠。”意为在治理大禹时期,依照天道循经摅摄忠诚。从此,摅忠一词被引申为对忠诚的强调。
《摅忠》的繁体字为「摅忠」。
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摅忠的字形略有变化。手部(扌)在古字中会做出一种更为明显的“捺”形,中心心则和现代字形类似。
1. 作为公务员,我们应该摅忠职守,为人民服务。
2. 他始终摅忠教育事业,从不半途而废。
3. 他向来摅忠于领导,忠诚无比。
1. 摅忠职守:尽心尽力地履行工作职责。
2. 摅忠教育: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教育事业中。
3. 摅忠于国家:对国家怀有极度忠诚的态度。
近义词:尽忠、忠诚、忠实
反义词:背叛、不忠、无耻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