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诗·鄘风·桑中》:“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 毛 传:“桑中、上宫,所期之地。”后以“上宫”指美人居住之所。 汉 司马相如 《美人赋》:“途出 郑 卫 ,道由桑中;朝发 溱 洧 ,暮宿上宫。” 南朝 梁 江淹 《别赋》:“桑中 卫 女,上宫 陈 娥。” 唐 王棨 《凉风至赋》:“悄丝管於上宫, 陈 娥翠敛;颭簷楹于华省, 潘 鬢霜凋。”
(2).楼馆。《孟子·尽心下》:“ 孟子 之 滕 ,馆於上宫。” 赵岐 注:“上宫,楼也。 孟子 舍止宾客所馆之楼上也。”
(3).指天子的祖庙。《宋史·礼志二六》:“凡上宫用牲牢、祝册,有司奉事;下宫备膳羞,内臣执事,百官陪位。”
(4).仙宫。《云笈七籤》卷二九:“ 上上禪善无量寿天王 ……治天王国朱林七宝琼臺,乘十二玄龟飞青羽盖,从上宫太仙玉童三十二人。”《西游补》第十三回:“原来 孙行者 石匣生来,不曾晓得自家八字,唯有上宫玉笈注他生日,流传于深山秘谷之中。”
(5).用作对道观的敬称。《西游记》第三三回:“我还得走路,将马让与你骑一程,到你上宫,还我马去罢。”
(6).古乐调名。《国语·周语下》:“王以二月癸亥夜陈,未毕而雨。以夷则之上宫毕,当辰。辰在戌上,故长夷则之上宫,名之曰羽。” 韦昭 注:“上宫,以夷则为宫声。”
“上宫”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多种含义,综合各来源信息,主要解释如下:
源自《诗经·鄘风·桑中》“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毛传注为“所期之地”,后引申为美人或女子居住的场所。汉代司马相如《美人赋》及南朝江淹《别赋》均沿用此意,如“暮宿上宫”“上宫陈娥”等描述。
《孟子·尽心下》记载孟子曾“馆于上宫”,赵岐注“上宫,楼也”,指供宾客居住的楼馆。
《宋史·礼志》提到“上宫”为天子祭祀祖庙的场所,与“下宫”(日常供奉)相对,需用牲牢、祝册等隆重礼仪。
在中医理论中,“上宫”指太阴湿土司天,主上半年气候,对应丑未之年,与肾水、脾土等脏腑病变相关,如跗肿、眩晕、咳血等症状。
注意:以上解释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若需更完整的文献例证,可参考《诗经》《孟子》《宋史》等原文或权威词典。
《上宫》是一个词汇,它的意思指的是位于城市内的皇宫或宗庙之上的建筑。
《上宫》这个词由两个部首组成:一是“宀”(宝盖头),二是“上”(上下方向)。它的总共需要7画来书写。
《上宫》这个词最早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帝王统治时期。帝王居住在皇宫或宗庙之中,而位于宫殿或庙宇的顶部则是高耸入云的建筑物。
《上宫》的繁体字为「上宮」,其书写形式相对于简体字稍有变化,但意思和读音一致。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上宫》这个词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是「上宮」。
1. 皇帝在高高的《上宫》中行使着无上的权力。
2. 这座城市的中心有一座气势恢宏的《上宫》。
1. 上朝:指皇帝或官员到宫廷中参加朝会。
2. 上台:指登上讲台或台阶。
近义词:皇宫、宗庙、王府
反义词:下宫、下堂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