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守辱的意思、守辱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守辱的解释

安于卑辱的地位。语本《老子》:“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归於朴。” 三国 魏 曹植 《潜志赋》:“亮知荣而守辱,匪狥天以为通。”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守辱”一词的含义需结合不同来源和语境理解,主要存在两种解释方向:

  1. 道家思想中的本义(源自《老子》): 指安于卑辱的地位,体现道家谦和守柔的处世哲学。语出《老子·第二十八章》:"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 这里"守"意为保持、安守,强调在知晓荣耀的同时,主动选择处于卑下之位,如同山谷般虚怀若谷,最终回归质朴状态。三国曹植《潜志赋》"亮知荣而守辱"即延续此意。

  2. 现代误读衍生义(部分词典收录): 有解释将其解读为"守护尊严,抵抗侮辱",这种含义可能与原典存在偏差,推测是受字面义("守"理解为守卫)影响产生的引申义,需注意语境区别。

辨析要点:

建议结合《老子》原文(第二十八章)及王弼注等经典注释深入理解其哲学内涵。

网络扩展解释二

守辱

守辱(shǒu rǔ)是一个汉字词语,由两个部分组成,即“宀”和“辱”。其中,“宀”是指房屋的意思,表示避免、防止的含义;“辱”表示耻辱、羞辱的意思。

拆分部首和笔画

守辱的部首是“宀”,守的部首也是“宀”,都属于“宀”部;守辱的总笔画数为10画。

来源

守辱这个词语来源于《孟子·告子上》:“多行不义,必自毁也。故守辱在外,反人之道也。”这句话表达了将耻辱守在心中的重要性。

繁体

繁体字“守辱”为「守辱」。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中,守辱的写法与现代基本相同,没有太大差异。

例句

他守辱于心,决不屈服于对方的侮辱。

组词

守志、守节、守纪、守信、忍辱负重

近义词

保守、守口如瓶、守身如玉

反义词

失节、忍辱负重

别人正在浏览...

捱三顶四百家争鸣逼齿碧纱幮博文约礼黪淡侧闻盛水不漏吃闭门羹穿着讲究鉏耨当岁电热水器凤皇高结顾顾横断面横政画叉哗扣欢适火丹诘朝鞿羁绩绍决竭巨人传狙伺渴涸窠穴空居两关莲花腮连续料面纚属卖嘴巴皮蔓连猛打摹揣藕粉攀龙托凤辟草阙车热望鋭师颯白身手石灶邃情屯慝完郛丸子吴笺无启民衔轭翔趋细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