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se a family fortune] 用尽家产
以马溢倾家。——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1).拿出全部家产。 唐 刘知几 《史通·暗惑》:“ 子房 之少也,倾家结客,为 韩 报仇。”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李壮烈战蹟》:“官船钉疏板薄,不能衝突波涛, 长庚 愿倾家造船,以适其用。” 茅盾 《子夜》十一:“他决定了要倾家一掷,要做‘多头’。”
(2).指家产荡尽。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一:“ 川北 盐水,民所开也,深数百丈。堪舆指示其处,捐数千金以从事。井径三尺许耳,若不得,则倾家矣。”
(3).全家。 晋 陶潜 《杂诗》之六:“倾家持作乐,竟此岁月驶。” 唐 王维 《新晴晚望》诗:“农月无閒人,倾家事南亩。”
“倾家”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含义和用法:
用尽家产
指耗尽全部家财,常用来形容为某件事付出极大代价。例如:
家产荡尽
强调因挥霍、失败等原因导致家产完全丧失。例如:
古义:全家
在古籍中偶尔表示“全家”,如晋代陶潜《杂诗》中“倾家持作乐”,但此用法较少见。
文学引用:
现代语境:
多用于形容赌博、投资失败等导致财产全失的情况,如“倾家荡产”。
“倾家”核心含义是“耗尽家产”,需结合语境判断具体指向(如主动付出或被动损失)。古义“全家”和读音“kēng jiā”已逐渐边缘化,现代以“qīng jiā”为主流用法。
倾家是一个成语,形容为了某种事情而破产或者付出极大牺牲。它的拆分部首是水和尤,共有18个笔画。
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的传说故事。相传在古时候,有一位叫做擂鞘公的人,他和他的妻子倾其家产来救助灾民。他们将自家的土地、财产全部卖掉,甚至连自己的房子都卖光了,用来购买大米和衣物等帮助灾民度过难关。此举被人们广泛传颂,成为倾家一词的来源。
在繁体字中,倾家的写法为傾家。
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倾家的“倾”字由亼和人组成;“家”字由豕和米组成。
以下是倾家的例句:
1. 他为了赌博一直倾家荡产。
2. 在这场战争中,许多家庭为了保卫祖国都倾家破产了。
组词:倾国倾城、倾巢而出、全家倾动。
近义词:破产、赔上一切。
反义词:财富累累、富可敌国。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