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威肃的意思、威肃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威肃的解释

庄重肃穆。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瞿萨旦那国》:“中有佛坐像,高七尺餘,相好允备,威肃嶷然,首戴寳冠,光明时照。”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威肃是汉语中一个形容威严庄重氛围的合成词,其含义可从字源与用法两个层面解析:

一、字义解析

  1. 威:本义指强大的震慑力,引申为令人敬畏的仪态或声势。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释为“威,畏也”,强调其使人畏服的特质。
  2. 肃:原意为恭敬、庄重,《说文解字》注“肃,持事振敬也”,后延伸出严整、肃穆之意。二字组合后,“威肃”指威严而庄重的状态,常用于描述环境氛围或人物气质。

二、语义特征

该词多用于正式场合,包含三层内涵:

三、使用场景

现代汉语中常见于两类语境:

  1. 空间描写:形容殿堂、仪式等具有压迫感的庄严场景,例:“陵园松柏森然,气象威肃”(《人民日报》语料库);
  2. 人物刻画:描述领导者或长辈的威严仪态,例:“老先生威肃端坐,众人屏息凝神”(当代文学用例)。

参考资料:

  1. 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点校本)
  2.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版)
  3. 陈寿《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中华书局校注本)
  4. 北京大学CCL现代汉语语料库

网络扩展解释

“威肃”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庄重肃穆,多用于形容人或场景的威严、肃穆之感。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释义

    • 拼音:wēi sù
    • 释义:指神态、氛围或事物表现出的庄重、严肃且令人敬畏的特质。例如唐代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描述佛像“威肃嶷然”,即通过庄严的姿态传递神圣感。
  2. 出处与用法

    • 文献例证:
      该词最早见于唐代玄奘《大唐西域记·瞿萨旦那国》中:“中有佛坐像……威肃嶷然,首戴寳冠,光明时照。”,此处以佛像的庄严凸显宗教神圣性。
    • 诗词引用:
      唐代诗人李百药《谒汉高庙》中“英威肃如在”,形容汉高祖庙宇的肃穆氛围;宋代诗词中亦常见类似用法。
  3. 近义词与语境

    • 近义词:威严、肃穆、端肃(具体需结合语境判断)。
    • 适用场景:多用于描述宗教场所、历史人物、仪式场合等带有庄严性质的场景,如“大殿威肃”“军容威肃”。
  4. 补充说明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但在古典文献或文学创作中仍具表现力,需注意语境适配性。

别人正在浏览...

白话诗半空薄饼暴水鞭墓不结盟国家氅衣禅祚酲酲宸奎黜殡翠霞挡车断梗蠹藂碓投对移惇叙方正丰词峯脚奉巵匜妇联改行从善港澳耿黾乖调光启汗浸浸河脉画壁浑芒鸡鸣极智冷坐流转税洛涧猛劲妙采密簇迷智佥判茜意契臂齐心併力渠谵三市神箭神雀失国石窖守车殊常説骖司公子讨详听者拖男带女土洋并举下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