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收榷的意思、收榷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收榷的解释

收归专卖。《旧唐书·食货志下》:“於是始大盐法,就山海井灶,收榷其盐,立监院官吏。”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收榷”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历史色彩的复合词,由“收”与“榷”二字组合而成。从构词法分析,“收”本义为接纳、聚集,《说文解字》释为“捕也”,后引申为征收、管理之意;“榷”原指独木桥,汉代后特指国家垄断经营的专卖制度,如《汉书·武帝纪》记载“初榷酒酤”,即酒类专卖政策。

在具体语义层面,“收榷”指古代政府对特定商品实行专营征收的行为,尤指盐、铁、茶等战略物资的管控与税收制度。例如唐代刘禹锡《讯甿》中“官收榷酤,吏主争权”的描述,印证了该词与官府垄断经济活动的关联性。宋代以后,“收榷”范畴扩展至海外贸易管理,如《宋史·食货志》载有“市舶司掌收榷货”的职能记载。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已鲜少使用,但在研究古代经济制度时仍具学术价值。参考《汉语大词典》(第7版)对“榷”字的释义,其强调“官府专利、专卖”的核心概念,与“收”组合后形成“通过专营方式征收赋税”的完整含义链。相关制度研究可溯源至《盐铁论》等经典文献,具体政策实施案例可查阅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纂的《中国古代经济史》第三章。

网络扩展解释

“收榷”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是“收归专卖”,特指政府对某些重要商品(如盐、铁等)实行垄断经营的制度。以下是详细解释:


词义解析

  1. 基本定义
    “收榷”指国家通过行政手段将特定商品的产销权收归官方专营,禁止私人买卖,以此控制经济资源并增加财政收入。这一制度常见于中国古代的盐、铁、茶等重要物资管理。

  2. 历史背景
    唐代是“收榷”制度的重要实施时期。例如《旧唐书·食货志》记载:“始大盐法,就山海井灶,收榷其盐,立监院官吏”,说明政府通过设立专门机构对盐业进行垄断管理。


应用与例证


相关概念

“收榷”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经济政策,体现了政府对关键资源的管控意图,尤其在盐铁专营中具有代表性。如需进一步了解历史案例,可参考《旧唐书》等文献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暗中倾轧百足之虫﹐断而不蹶鞴蔽本治编者别院不子澄莹虫蝗穿连裆裤吹大气雌牙裂嘴盗居犊牧采薪多方番进飞刀负囊甘至根磨过切慧悟获旗家仇俭用嚼咀鸡刀浸溢儁望旷日吏曹领家鳞鸿杳绝离世绝俗率达毛遂自荐梅葛穆穆排数判案赔贴碰柜酒棚橹七字法券书却望曲心桑弧蒿矢商虫伤悼圣境试举事业家随照檀床陶练涕泗横流通长偷营五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