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收榷的意思、收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收榷的解釋

收歸專賣。《舊唐書·食貨志下》:“於是始大鹽法,就山海井竈,收榷其鹽,立監院官吏。”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收榷”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是“收歸專賣”,特指政府對某些重要商品(如鹽、鐵等)實行壟斷經營的制度。以下是詳細解釋:


詞義解析

  1. 基本定義
    “收榷”指國家通過行政手段将特定商品的産銷權收歸官方專營,禁止私人買賣,以此控制經濟資源并增加財政收入。這一制度常見于中國古代的鹽、鐵、茶等重要物資管理。

  2. 曆史背景
    唐代是“收榷”制度的重要實施時期。例如《舊唐書·食貨志》記載:“始大鹽法,就山海井竈,收榷其鹽,立監院官吏”,說明政府通過設立專門機構對鹽業進行壟斷管理。


應用與例證


相關概念

“收榷”是中國古代重要的經濟政策,體現了政府對關鍵資源的管控意圖,尤其在鹽鐵專營中具有代表性。如需進一步了解曆史案例,可參考《舊唐書》等文獻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收榷

收榷(shōu què)是一個動詞短語,表示接受檢查、核實或确認。該詞的意思可以解釋為接受審查或驗收,并取得滿意的結果。

拆分部首和筆畫:收榷這個詞的拆分部首為手和木,部首手表示與手有關的事物,部首木表示與木材有關的事物。根據《新華字典》,收榷的總筆畫數為12。

源自:收榷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其中收字通常表示接受或接納,榷字通常表示核實或确認。兩個字合在一起,表示對某物的接收或确認。

繁體:收榷在繁體中的寫法為「收搉」。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收榷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但根據現代漢字的标準,收榷的寫法如上述所示,稱為現代正楷。

例句:1. 他今天去政府部門辦事,需要等一段時間,以便進行收榷。 2. 實驗室需要将所有數據提交給主管進行收榷。

組詞:收榷這個詞可以結合其他詞語形成不同的組合。例如:收入榷取(shōu rù què qǔ),表示接受、收下某個收入。

近義詞:收榷的近義詞包括核實、确認、審查等。

反義詞:收榷的反義詞可能是否定性的詞,如拒收、否認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