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仓的意思、漕仓的详细解释
漕仓的解释
存放漕米的仓库。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人民反清斗争资料·浙江乌程归安县乡民抗漕》:“乡民鸣锣纠众,阻纳漕粮,并张贴传单,约期聚集入城,捣毁漕仓官署。”
词语分解
- 漕的解释 漕 á 利用水道转运粮食:漕运(旧时指国家从水道运输粮食,供应京城或接济军需)。漕粮。漕河。漕渠。漕船。 笔画数:; 部首:氵; 笔顺编号:
- 仓的解释 仓 (倉) ā 收藏谷物的建筑物:米仓。粮仓。仓储。仓房。 姓。 笔画数:; 部首:人;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漕仓”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释义
漕仓(cáo cāng)指存放漕米的仓库。“漕”指通过水道运输粮食的体系,“仓”即粮仓,合称专用于存储通过漕运系统转运的粮食。这一概念在清代文献中尤为常见,例如《辛亥革命》史料记载了浙江乡民反抗漕粮征收时“捣毁漕仓官署”的事件,印证了漕仓的实际功能。
二、延伸与用法
-
漕运系统的一部分
漕仓是古代漕运体系的关键节点,用于集中存储通过水路运输的税粮(即漕粮),再调配至京城或军队。其管理涉及税收、运输、仓储等环节,具有重要经济意义。
-
比喻性用法
现代部分词典(如查字典)将“漕仓”引申为财富或资源丰裕的象征,例如形容地区经济繁荣或个体资产充足。但这种用法并非历史原义,需结合语境判断。
三、相关概念
- 漕米:通过漕运输送的粮食,多为税粮。
- 漕运:古代利用水路大规模运输粮食的官方系统,始于秦汉,盛于明清。
如需进一步了解漕运制度或历史案例,可参考《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等文献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漕仓(cáo cāng)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语。用于表示存粮的仓库或储存谷物的设施。
拆分部首和笔画:
- 漕:由水部和彳部组成,总计7画。
- 仓:由亻部和仓部组成,总计4画。
来源:
漕仓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在古代社会,农业是主要的经济活动,谷物是重要的食物来源。为了管理和储存这些谷物,人们建造了专门的仓库,即漕仓。
繁体字:
漕仓的繁体字为「漕倉」。
古时候汉字写法:
根据考古发现和碑铭资料,古时候的汉字写法可能与现代有所不同。然而,由于本文无法提供详细的古代汉字写法信息,建议查阅相关资料以获取更多信息。
例句:
1. 农民将收获的谷物存放在漕仓里。
2. 漕仓里的粮食便于管理和分发。
组词:
漕道(cáo dào):指用于漕运的水道。
仓库(cāng kù):指储存货物的建筑物。
近义词:
粮仓(liáng cāng):与漕仓类似,指储存粮食的仓库。
反义词:
吐故纳新:表示舍弃旧有的观念或方式,接受新的事物或观点。与漕仓无直接关联。
希望这些信息对您有所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