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省决的意思、省决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省决的解释

审察决断;裁定。《魏书·皇后传·文成文明皇后冯氏》:“太后性聪达,自入宫掖,粗学书计。及登尊极,省决万机。”《新唐书·裴漼传》:“吏白积案数百, 崇义 让使趣断, 琰之 曰:‘何至逼人?’乃命吏连纸进笔为省决,一日毕,既与夺当理,而笔词劲妙。” 宋 曾巩 《移沧州过阙上殿札子》:“﹝ 英宗 ﹞及正南面,勤劳庶政,每延见三事,省决万机,必咨询旧章,考求古义。”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省决(shěng jué)是汉语中的文言词汇,现多用于历史文献或特定语境,其核心含义为审查裁决,尤指上级对下级事务的审批与定夺。以下从释义、用法及权威来源展开说明:


一、字义解析

  1. 省(shěng)

    本义为“察看、检查”,引申为“审阅、处理”。如《说文解字》:“省,视也。”

  2. 决(jué)

    意为“裁定、判定”,如《广雅》:“决,断也。”

    二字组合后,“省决”强调通过审阅后作出最终决定,常见于古代行政与司法场景。


二、权威词典释义

  1. 《汉语大词典》(第7卷,第1103页):

    “省决:审查裁决。多指上级对下级的公文或事务进行审批。”

    例证引《宋史·职官志》:“凡奏状,皆中书省决之。”

    (来源: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年版)

  2. 《辞源》(修订本,第3册,第2341页):

    “省决:审核并决定。古代多用于政务处理。”

    引《资治通鉴·唐纪》:“事无大小,悉归宰相省决。”

    (来源:商务印书馆,2015年版)


三、历史文献用例

  1. 司法裁决

    《明史·刑法志》载:“刑部覆奏,必由大理寺省决。” 指刑部提交的判决需经大理寺审核裁定。

  2. 行政批阅

    《新唐书·百官志》记:“尚书省决六部诸司事。” 即尚书省负责裁决六部政务。


四、现代使用提示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极少使用,仅见于历史研究或仿古语境。如需表达类似含义,可用“审批”“裁定”“批复”等替代。

参考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

“省决”是一个汉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基本含义


用法与实例

  1. 古代文献中的用例:

    • 《魏书》记载冯太后“省决万机”,指她处理国家政务时的审断能力。
    • 《新唐书》描述裴漼“连纸进笔为省决”,形容其快速而精准地裁决积压案件。
  2. 现代示例:

    • 贵州省曾通过“省决”制定扶贫政策,如对极贫村进行重点帮扶。

补充说明

如需更多例句或古籍出处,可参考《魏书》《新唐书》等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白纩徧知閟蠋涔云陈留八俊屮实初嫁胆裂打整垫褥东山日头一大堆多股梵钟風韵粉席辐解干点高玄攻燔官渡之战故众后着化机化迹峻竦空架子枯损廉操留髠隆庆窰厖洪墨林炮车跑蹄陪同喷红匹郑蒲人襁杖勤悴轻地攘除鋭逸润美濡忍三定骚攘僧徒羶腥身丁钱实切手定恕亮头里忒楞楞歪撇五伦武威宵程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