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篇帙的意思、篇帙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篇帙的解释

指书籍的篇卷。《新唐书·隐逸传·陆龟蒙》:“借人书,篇帙坏舛,必为辑褫刊正。” 宋 陈师道 《咸平读书堂》诗:“休更散篇帙,风篁献笙竽。”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二》:“ 阮孝绪 《七録》,亦另録释、道二家……余意二藏篇帙既多,且本方外之説,分门另録,似无不可。” 清 李渔 《闲情偶寄·种植·金钱》:“至于金钱、金盏、剪春罗、剪秋罗、滴滴金、石竹诸花,则明知精力不继,篇帙寥寥,作此以塞纸尾。” 清 马建忠 《适可斋记言》卷四:“查 中 外交涉以来,西人两次构衅,藉势冯陵,乘我仓卒之时,要我立约,篇帙数十页,条议数十款,无非藉此取益。”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篇帙”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现代使用频率较低,主要与书籍的篇章、卷册相关。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含义

    • “篇”指文章或书籍的独立章节(如诗篇、篇章),
    • “帙”原指包书的布套,后引申为书籍的卷册或装订成册的量词,
    • 合称表示书籍的章节与装帧形制,常代指整部著作的规模。
  2. 引证解释

    • 《新唐书》记载陆龟蒙借书后会对“篇帙坏舛”进行修复,此处指书籍的章节和装订问题。
    • 宋代陈师道诗句“休更散篇帙”描述整理书卷的情景。
    • 明代胡应麟用“篇帙既多”说明佛道典籍的卷册数量庞大。
  3. 现代用法

    • 多用于学术讨论或文学创作中,如描述古籍整理、文献研究时,可用“篇帙浩繁”形容著作卷册众多。
    • 例:“这套丛书篇帙达百卷,涵盖明清全部地方志。”

此词源流可参考古代文献学著作,更完整的历代用例建议查阅《汉语大词典》等工具书。

网络扩展解释二

篇帙的意思

《篇帙》是一个汉字词语,表示书卷、文献等大量著作、文稿。

拆分部首和笔画

《篇帙》的拆分部首为“⺮”和“巾”,其中“⺮”是“竹”字的变形,称为“竹旁”,表示与竹相关的事物,而“巾”表示布帛之类的东西。《篇帙》共有16画。

来源

《篇帙》这个词来源于古代的一种记事方法。古人将竹简或纸张剪成长条,写上文字后卷起来,称为“帙”,多篇的帙就组成了《篇帙》。

繁体

《篇帙》的繁体字为「編帙」。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有所不同。《篇帙》在古代字典中的写法为「篇『竹』帙『巾』」。

例句

1. 这批《篇帙》记录了古代社会的风貌和文化传承。

2. 我正在研究一部《篇帙》,其中包含了许多珍贵的历史资料。

组词

- 篇章: 表示一篇文章或一段文字。

- 帙册: 表示书籍或册子。

近义词

- 著作: 指已经完成的文学或学术作品。

- 文献: 表示古书籍、文件或重要著作。

反义词

- 空白: 指没有文字或内容的状态。

- 素净: 表示简单朴素、不加修饰。

别人正在浏览...

觱剥剥殡敛波鸿崇配畜家醇醇闷闷谛审都丞盒厄灾風趨服行感逝挂货官里龟甲隍陴胡肥锺瘦家给人足蛣蜣旧社会橛守成规君畴珂珬浪放澜文烂紫老马识途邋遢货寥朗力避笭牀犂涂稆生曼殊密房暮爨朝舂脑海朴椽铺户樵隐器满则覆起原戎帅丧惘伞檐陕甘宁边区折伐十二诸侯释亮实习生庶常斯世松萝虽説隋珍窴窴途毙陀罗五洲仙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