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识荆的意思、识荆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识荆的解释

[have the honor of ****** your acquaintance] 敬辞。原指久闻其名而初次见面结识的敬词,今指初次见面或结识

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 韩荆州(长史韩朝宗)’。—— 李白《与韩荆州书》

避地曾来银岭居,识荆已是二年余。——元· 鲁直《次程仲京韵》

详细解释

唐 李白 《与韩荆州书》:“ 白 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 韩荆州 。’何令人之景慕一至於此耶!” 韩荆州 ,指 韩朝宗 ,当时为 荆州 长史。后因以“识荆”为初次识面的敬辞。 唐 牟融 《赠韩翃》诗:“京国久知名,江河近识 荆 。” 明 王玉峰 《焚香记·相决》:“久闻先生风鑑,未曾识 荆 。” 田汉 《丽人行》第十七场:“ 刘先生 ,闻名已久没见过面,今天才有识 荆 的机会。”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识荆是汉语中一个典雅谦敬的典故性词汇,其含义与用法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本义与词源

“识荆”典出唐代李白的《与韩荆州书》。韩荆州即韩朝宗,时任荆州长史,以举荐贤才著称。李白在信中写道:“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表达对结识贤者的仰慕。后“识荆”凝练为初次拜见或结识敬仰之人的敬辞。


二、引申含义

  1. 敬辞属性

    专用于对尊长、贤者或仰慕对象的初次见面,含谦敬色彩。如:“久闻先生大名,今日识荆,幸何如之!”(《汉语大词典》例证)。

  2. 文化意蕴

    承载传统文人“慕贤尚德”的价值观,体现对才学与品格的推崇(《古汉语典故辞典》释义)。


三、用法规范


四、权威文献佐证

  1.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识荆:敬辞。原指识韩荆州,后用作初次识面的敬语。”

  2. 《辞海》(第七版)

    “典出李白《与韩荆州书》。后以‘识荆’为初次见面的美称。”

  3.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识荆:谦辞,表示初次见面或结识仰慕之人。”


五、例句赏析


结语

“识荆”作为承载文化记忆的敬语,其使用需严格遵循典故本义与语境规范。在现代汉语中虽应用范围有限,但仍常见于学术交流、文人酬答等场合,是汉语礼仪表达的典雅范式。

网络扩展解释

“识荆”是一个书面敬辞,主要用于表达对初次见面或结识的敬意。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词源与典故

该词源自唐代李白《与韩荆州书》中的名句:“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这里的“韩荆州”指荆州长史韩朝宗,因古人常以官职加地名尊称他人(如“柳柳州”指柳宗元),李白借此表达对韩朝宗的仰慕。后人便以“识荆”代指初次结识贤者或敬重之人。

二、本义与用法

  1. 基本含义
    指初次见面或结识,带有尊敬对方的意味。例如:“久闻先生风鉴,未曾识荆。”(明代王玉峰《焚香记·相决》)。
  2. 现代延伸
    现代多用于正式场合或书面语,表达对初次见面者的敬意,如:“今日识荆,深感荣幸。”

三、相关表达

四、结构解析

五、应用场景

适用于学术交流、正式社交等场合,常见于书信、致辞或文学作品中,体现谦逊与尊重。

如需进一步了解典故原文或历史用例,可参考李白《与韩荆州书》。

别人正在浏览...

谙诵包销标杆材技宸瞩大家黨邪醜正调动队仗顿舛钝公子蕃服凤凰窗封秩狗生角关口雇伙顾己谷明翰墨旱歉郊望髻梁立方根鳞片面起饼免疫木皇殴除坡颍箝口侧目窃脂清遰琴台琼池琼怀曲承诎要桡腘容彩上周缮録山邑时德双键説陈坦牀填方跳峦提引通天冠吐鹘惋惜僞朝威赫危论伪史五辟午斋孝帏蟹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