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窃脂的意思、窃脂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窃脂的解释

(1).鸟名。即桑鳸。《尔雅·释鸟》:“桑鳸,窃脂。” 郭璞 注:“俗谓之青雀,觜曲食肉,好盗脂膏,因名云。”《朱子语类》卷一二二:“古之帝王,其必为善,如火之必热,水之必寒。其不为不善,如騶虞之不杀,窃脂之不穀。” 清 钱谦益 《寒食后雨不止书示邻里》诗:“今年寒食真无火,何处烟花别有春?呼妇鳩还勤过我,窃脂雀亦窘如人。”

(2).传说中的一种鸟名。《山海经·中山经》:“又东一百五十里,曰 崌山 ……有鸟焉,状如鴞而赤身白首,其名曰窃脂,可以御火。” 袁珂 校注:“ 郭璞 云:‘今呼小青雀曲觜肉食者为窃脂,疑非此也。’ 郝懿行 云:‘与《尔雅》窃脂同名异物。’”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窃脂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三个维度解析:


一、字面本义:鸟类名称

窃脂最早指代一种鸟类,见于中国古代典籍:


二、典籍中的特征描述

古代文献进一步刻画其生物特征:

  1. 外形特征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禽部》载:“扈鸟俗名窃脂,即青雀也。嘴弯腹白,背青绿色,翅尾黑色。”

  2. 食性与行为

    宋代陆佃《埤雅》释:“窃脂,好窃人脯肉脂及膏油,故曰窃脂。” 强调其因盗食油脂而得名。


三、文化引申义:警示隐喻

古人常借“窃脂”之名讽喻贪腐:


补充说明

“窃脂”在《汉语大词典》中被标注为“桑扈的别名”,属古汉语专名,现代汉语已罕用。其核心释义始终围绕鸟类学特征(食脂习性)与文化象征(戒贪寓意)展开。

参考资料来源:

  1. 《尔雅》(战国至汉初辞典),释鸟篇,在线查阅
  2. 《诗经·小雅·小宛》(周代诗歌集),原文链接
  3. 李时珍《本草纲目》(明·1596年),禽部第四十九卷,中华书局版需订阅
  4. 陆佃《埤雅》(宋·1125年),卷十释鸟,国学导航
  5. 郝懿行《尔雅义疏》(清·19世纪),释鸟疏证,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网络扩展解释

“窃脂”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古汉语词汇,其解释需结合不同文献和传说:

一、基本释义

窃脂(qiè zhī) 主要指两种鸟类:

  1. 现实鸟类“桑扈”
    即青雀,属雀形目,特征为嘴部弯曲、喜食肉脂。《尔雅·释鸟》记载其因“好盗脂膏”而得名。郭璞注称其为“小青雀”,《朱子语类》也提到其“不穀(不食谷物)”的习性。

  2. 神话中的防火异兽
    出自《山海经·中次九经》,描述其形似猫头鹰,红身白首,具有防火能力,古人饲养以避火患。


二、名字由来与文献差异


三、文化寓意


四、总结

“窃脂”需根据具体文献判断指代对象:
① 现实中的桑扈鸟(青雀);②《山海经》神话中的防火异兽。二者因古籍记载差异形成不同解释体系,需结合上下文辨析。

别人正在浏览...

拔白八音迭奏贲墉筚路采揪材术材行漕粟侪类重九译传谕出榜雌视粗拉待令大祲大璋等礼相亢帝纮犯暴丰肌秀骨風壤纲纪四方怪相画栋飞甍僭端巾几谨强九郡酒闷子军衔制可耐枯麦刘杜镂身鲁班尺率身吕祖师缦缦麻酥糖马子桶拟喻农父鞶帨朴斲之材披发左袵启殡曲行三韭扇搋山顶洞人尚字手足之情泰交天方夜谭袜船位秩五尺竖子献仙音舄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