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使功不如使过的意思、使功不如使过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使功不如使过的解释

谓使用有功绩之人,不如起用有过失者,使其效命自勉,将功补过。语出《后汉书·索卢放传》:“太守受诛,诚不敢言,但恐天下惶惧,各生疑变。夫使功者不如使过,愿以身代太守之命。”《旧唐书·李靖传》:“ 高祖 甚悦,谓公卿曰:‘朕闻使功不如使过, 李靖 果展其効。’” 明 张四维 《双烈记·女戎》:“相公明日与 兀朮 交战,正当用人之际,乞看妾面,且饶他这遭,况使功不如使过,着他带罪杀贼,未为不可。”

网络扩展解释

“使功不如使过”是一个源自历史典故的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基本含义

“使功不如使过”意为使用有功绩的人,不如起用有过失的人,使其有机会将功补过。这一观点强调对有过失者的宽容与信任,认为他们在弥补错误时可能更积极、忠诚。


出处与典故

成语最早出自《后汉书·索卢放传》。东汉更始年间,使者巡查郡国时欲处决一名太守,索卢放挺身而出,提出“夫使功者不如使过”,并愿代太守受罚。使者被其大义感动,最终赦免太守。这一事件成为成语的典故来源。


用法与示例

  1. 适用场景:多用于管理学或用人策略中,主张通过宽容激发过失者的潜力。
    • 例:明代张四维在《双烈记·女戎》中写道:“使功不如使过,著他戴罪杀贼,未为不可。”
  2. 语法结构:复句式成语,可作谓语或分句。

常见误解

需注意,****将其解释为“说话比行动更有效”,这与主流含义不符,可能是对成语的误读。正确含义应围绕“用人之道”展开。


该成语体现了古代用人智慧,强调通过包容过失激发责任感,而非单纯依赖功绩者。其核心思想与现代管理学中的“容错机制”有一定相通之处。

网络扩展解释二

词义解释

《使功不如使过》是一句成语,意思是做事情效果不如做错事情所带来的后果。

拆分部首和笔画

《使功不如使过》的拆分部首为“工”和“辶”,其中“工”的拼音为“gong1”,“辶”的拼音为“chuo4”。这句成语共有12个笔画。

来源

《使功不如使过》来源于古代的《孟子·梁惠王下》。孟子讲述了一个故事,梁惠王问他关于治理国家的问题,孟子的回答是:“使民斯可以使大功,过则劾。使民斯可以使无功,过亦劾。”意思是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能做出好的事情,国君会表扬他们,但如果他们做错了,国君就会加以批评。这一思想后来演变成了成语“使功不如使过”。

繁体

《使功不如使过》的繁体字为「使功不如使過」。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写法有所不同。《使功不如使过》的古时候写法为「使功不如使過」。

例句

他花了很多时间在这个项目上,却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可见使功不如使过。

组词

使命、功勋、作为、错误

近义词

得过且过、得过且想

反义词

努力获得成果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