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退田的意思、退田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退田的解释

(1).旧指农民年老后把按人丁分给的田地退还政府。《隋书·食货志》:“率以十八受田,输租调;二十充兵,六十免力役;六十六退田,免租调。”

(2).退还租种的田地。《宋史·食货志上二》:“不愿开垦者,即许退田别佃。”

(3).犹退佃。 逯斐 《猎人小屋·红旗颂》:“更难忘1934年,红军走了白军到,地主老财夺地又退田,白匪军串门挞户,杀6*人放火好凶烈。”参见“ 退佃 ”。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退田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退田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的词汇,其核心含义指将土地退还或交还的行为。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的定义,“退田”指“退还租种的田地”‌。这一行为在不同语境下涉及土地所有权、使用权或承包权的变更‌。

一、核心释义与历史背景

  1. 退还土地

    指土地使用者(如佃农、承包者)主动或被动将土地归还给所有者(如地主、集体或国家)。古代佃农因无力耕种或租约到期时需“退田”‌;唐代均田制中,官府会按律收回特定人群(如身故者、迁徙者)的土地重新分配,称为“退田”‌。

  2. 土地制度中的特定概念

    在唐代户籍制度中,“退田”与“授田”对应,是均田制下土地回收的关键环节。敦煌出土文书《唐开元十年沙州敦煌县籍》中详细记载了退田的流程与规则‌。

二、现代应用与政策关联

  1. 土地流转与承包权退出

    当代农村土地改革中,“退田”常指农民自愿退出土地承包权。例如《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承包方可将承包地交回发包方(如村集体),终止承包关系‌。

  2. 生态保护与退耕还林

    在生态治理领域,“退田”延伸为“退耕还林还草”,即耕地退出农业生产,转为生态用地。如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推动的退耕还林工程,要求坡度大于25°的耕地逐步退出耕作‌。

三、权威参考来源

  1.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出版,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编纂,第1321页明确收录“退田”词条‌。
  2. 《中国土地制度史》:赵冈著,详述唐代均田制中的退田制度‌。
  3. 国务院《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通知》(国发〔2007〕25号):规定退田还林的具体实施标准‌。
  4. 自然资源部《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办法》:规范承包地退出程序‌。

网络扩展解释

“退田”是一个具有历史背景的汉语词汇,主要包含以下三层含义:

1.古代按丁分田制度下的退还

指农民因年老或丧失劳动力时,将政府按人丁分配的田地(如隋唐均田制)归还给官府。例如《隋书·食货志》记载“六十六退田,免租调”,表明这一制度曾用于调节赋税与土地分配。

2.退还租种的田地

在租佃关系中,指佃户主动或被动终止耕种并将田地退还原主。《宋史·食货志》提到“不愿开垦者,即许退田别佃”,说明宋代已有相关规定允许退田另佃。

3.退佃的同义表述

现代语境中,“退田”也可指解除土地租佃关系。例如文学作品《猎人小屋·红旗颂》描述地主“夺地又退田”,反映土地权益的变动。


补充说明

需注意“退田”与“退耕”的区别:前者侧重土地归属权的转移,后者指农田用途的生态化调整(如退耕还林)。不同历史时期的政策背景会影响其具体含义。

别人正在浏览...

班立变温动物常科彻身持领出辙胆敢點草架冬冬珥鹖風舉雲飛符谶頫领赶抢摊感寓寡命贵衙豪言洪漭化干戈为玉帛化人厂花烟间会喜娇蛾交哄交施静神经綫酷狠剌八硠硠郎署烈假里脊伦贯买办资産阶级马槊难舍评工记分潜居戚恨勤诚青徐勤剧穷辙邱垤泉脉扰穣撒唚森冷施为台币坛畤通国外学晚步五伯无軏饷亿县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