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烈假的意思、烈假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烈假的解释

指害人的疫病。《诗·大雅·思齐》:“肆戎疾不殄,烈假不瑕。” 郑玄 笺:“烈、假,皆病也;瑕,已也。” 马瑞辰 通释:“‘烈’即‘癘’之叚借;‘假’当为‘蛊’,蛊、假亦一声之转。”一说指严重的虫灾。 高亨 注:“ 于省吾 《诗经新证》:‘烈,猛也;假,借为蛊( 汉 《唐公房碑》作癘蛊不遐)巫蛊也。’ 亨 按: 于 读假为蛊,可从。但蛊乃害虫的总名……瑕,借为‘徦’,至也。此二句言:故在 文王 时,既无疾疫为害,虫灾亦不发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烈假"是一个较为古雅且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常用的词汇,其含义需从古汉语角度进行解析:

一、字义分解与核心含义

  1. "烈":本义指火势猛,引申为光明、显赫、功业盛大。如《诗经·周颂·雝》"休矣皇考,予其明德烈烈"。
  2. "假":此处读作"gé"(古音),通"嘉"(jiā),意为美好、赞美。如《诗经·周颂·雝》"假哉皇考"(伟大美好的先父)。
  3. "烈假":合成词,意为"光明而美好" 或"盛大而嘉美"。常用于形容德行、功业或先祖的显赫与美好。

二、权威典籍中的出处与例证 该词最著名的出处是《诗经·周颂·烈假》(篇名即用此词):

"烈假不瑕"(光明美好无瑕疵)。 郑玄笺注:"烈,光也;假,嘉也"。意指(先王之德)光明嘉美,没有瑕疵。

三、语义演变与消亡 "烈假"作为合成词主要保留在先秦文献(尤其是《诗经》)及其注释中。随着语言发展:

  1. "假"(gé)表"嘉"的用法逐渐被"嘉"字取代。
  2. 该词过于古奥,未被后世广泛沿用,现代汉语词典(如《现代汉语词典》)已不收录此词条,其含义需通过古籍研读理解。

主要参考来源:

  1. 《诗经·周颂·烈假》(原始文献依据) - 可查阅中华书局《十三经注疏》本或权威《诗经》译注本。
  2. 《毛诗正义》(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疏)(核心古注) - 收录于《十三经注疏》。
  3. 《说文解字》(汉·许慎)(释"烈"为"火猛") - 中华书局影印本。
  4. 《尔雅·释诂》(释"假"通"嘉") - 收录于《十三经注疏》。
  5. 王力《古代汉语》(通论部分论通假字) - 中华书局出版。

网络扩展解释

“烈假”一词的含义需结合古代文献和现代用法分两个层面解释:

一、古代文献中的原始含义 根据《诗经·大雅·思齐》的记载,“烈假”最初指代灾害性现象:

  1. 疫病说:郑玄注解为“烈、假,皆病也”,认为指严重的传染病;
  2. 虫灾说:学者马瑞辰、高亨提出“烈”通“疠”(瘟疫),“假”通“蛊”(害虫),可引申为虫灾。

二、现代语境中的衍生义 查字典等现代资料将其定义为成语,由“烈火真金”与“假货”组合而成,形容伪装逼真、难以辨别真伪的现象。但需注意:

建议区分使用场景:学术研究或古籍阅读时建议采用原始释义,日常交流中若使用衍生义需结合具体语境说明。

别人正在浏览...

背义忘恩徧至不辩菽麦徜徉恣肆禅讲迟徊俶乱次及璀璨德基得众稾茇高八度高作瞶瞶海州常山嗥啕何郎粉横灾飞祸鸿畅鸿都门学箭脚蠒素笺注矫令戒口解剖学节适秸子禁烟狂趭宽留愧荷括实寮采离蔬释屩眉角末货扑明洽谈室跂踵阮生涕上了贼船世及十吏札侍中貂收离纠散书馆儿鼠啮蠹蚀胎毛台室贪刻瓦釜尾狐芴芒黠胡乡属跣子下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