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台币的意思、台币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台币的解释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台币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台币是台湾地区现行的法定货币,其规范全称为「新台币」(New Taiwan Dollar),由台湾当局的中央银行发行管理。根据《重編國語辭典》释义,台币指「台湾地区流通的货币单位,主币为圆,辅币为角」。从货币属性分析可分为以下层面:

一、历史沿革 1949年6月15日台湾地区实施币制改革,发行新台币取代旧台币,初期与美元挂钩,兑换比率为5:1。现行流通版本为2000年起发行的第五套新台币,纸币面额包括100、500、1000、2000圆,硬币则有1、5、10、50圆等(中央银行货币发行统计报告)。

二、法定特征

  1. 货币符号为NT$,国际标准代码TWD
  2. 防伪技术包含凹版印刷、光影变化箔膜、水印等
  3. 纸币正面印有孙中山肖像,背面为台湾地标建筑
  4. 法律依据《中央银行法》第13条赋予其法偿效力

三、流通范围 根据台湾地区《管理外汇条例》,新台币主要在台湾、澎湖、金门、马祖等地流通。跨境交易需依《两岸人民关系条例》进行货币兑换,大陆地区不承认其法定货币地位(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政策说明)。

网络扩展解释

台币是中国台湾地区流通的法定货币,以下是其详细解释及特点:

一、基本定义与历史沿革

  1. 名称与性质
    台币分为旧台币(1946-1949年发行)和新台币(1949年至今)。现流通的为新台币,ISO 4217代码为TWD,缩写符号为NT$或NTD,基本单位为“圆”(简作“元”),口语中常用“块”或闽南语“箍”代称。

  2. 历史演变

    • 旧台币:1946年由台湾银行发行,为直式设计,面额包括1元、5元、10元券。
    • 新台币:1949年6月15日起发行,取代旧台币,并沿用至今。

二、货币特征与设计

  1. 面额与材质

    • 纸币:100元、200元、500元、1000元、2000元(最大面值)。
    • 硬币:1元、5元、10元、20元、50元。
  2. 设计元素
    纸币图案融合台湾文化特色,如著名景点(如玉山、梅花鹿)、历史人物(如孙中山),色彩鲜明且注重艺术性。

三、流通与经济地位

四、其他信息

通过上述内容,可全面理解“台币”一词的涵义及其在中国台湾地区的货币职能。

别人正在浏览...

阿阳报案辨人兵火不打不相识不奈烦陈鲤庭吃勘吃拳传火聪明正直麤枝大叶大根脚遁天贩私飞价非间妃子笑钩逆鸿体皇皇汲汲黄蒙蒙黄石护治技法警颖决决开戒宽隐狼当嫏嬛洞爁炎练戒联名龙星龙牙草门把谋虑泞淖彭郎批风抹月毗耶迫小祈禠三辰三竿社栎失留疎剌石燕时样是样鼠入牛角掏槽琬液物在人亡小垂手校否鸮心鸝舌邪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