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评工记分的意思、评工记分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评工记分的解释

我国农业劳动互助组、农业生产合作社和农村人民公社时期评定组员或社员劳动成绩、计算劳动工分的一种方法。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评工记分”是20世纪中国农村集体经济时期实行的劳动管理制度,指根据劳动者的工作质量、数量进行评议并登记工分的分配方式,属于按劳分配的具体形式。其含义可从三方面解析:

  1. 核心定义 “评工”指集体成员对劳动成果进行评议核定,“记分”指按照评议结果登记工分作为报酬凭证。该制度通过“劳动日工分制”实现分配,10工分折算为一个劳动日,最终依据工分总量分配粮食、现金等集体收益。

  2. 历史溯源 作为人民公社“三级核算”制度的组成部分,该制度在1956年《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中被明确规定,持续实施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前。

  3. 语言构成分析 从构词法看,“评”含评判义,体现集体评议机制;“工”指劳动效能,包含工时与工效双重维度;“记分”属动宾结构,强调对量化结果的记录,突显制度注重公平性与可溯性的特点。

网络扩展解释

“评工记分”是我国特定历史时期农村劳动管理中使用的术语,主要用于评定劳动者的工作量和分配报酬。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定义
    指在农业劳动互助组、农业生产合作社和人民公社时期(20世纪50-70年代),通过集体评议方式记录成员劳动量,并换算为工分作为分配依据的制度。

  2. 历史背景与实施范围
    该制度起源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农业生产互助组,盛行于农业合作化运动和人民公社时期,最终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而消失。

  3. 具体实施方式

    • 劳动评定:根据劳动者的体力强弱、技术高低、劳动态度等标准进行集体评议。
    • 工分计算:将劳动成果量化为工分,通常以10分为一个劳动日单位。
    • 报酬分配:年终按工分总数分配粮食、现金等集体收益。
  4. 制度特点与意义
    该制度体现了计划经济时代“按劳分配”原则,但实际操作中存在平均主义倾向。它既是劳动管理手段,也是维系集体化生产的重要纽带。

注:如需了解工分计算的具体公式或不同地区的实施差异,可进一步查阅历史档案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闇没败井頽垣班哥杯中绿不辨真伪仓恍车脑陈道齿少气鋭冲满丹井擣虚點金成鐵电眸愕梦逢蒙覆閲高尚娴雅挂恋酣赏河平遑惑幻海混元虎啸狼号较士桀骏继晷掎角之势近甸精米局限性凯复靠得住老哥猎获灵诲罗盘楠木内在齯齿妮子骈接辟藏普博遣哀切末秦淮秋灌绮纨器业取尤戎棨十六楼私胎天王星田游铁车写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