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谓将坏人投饲豺虎。表示深恶痛绝。《诗·小雅·巷伯》:“取彼譖人,投畀豺虎。”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奏启》:“《诗》刺谗人,‘投畀豺虎’。” 清 端方 《请平满汉畛域密折》:“为臣子者,不知感戴,乃反造作逆谋,图危社稷,则投畀豺虎。” 鲁迅 《华盖集续编·有趣的消息》:“况且,未能将坏人‘投畀豺虎’于生前,当然也只好口诛笔伐之于身后。”
投畀豺虎是一个源自古代汉语的成语,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和形象的动作描绘。其详细解释如下:
字面与核心含义
该成语的字面意思是“扔给豺狼老虎”。其中,“投”意为抛弃、扔掷;“畀”(bì)意为给予;“豺虎”指豺狼和老虎,泛指凶猛的野兽。其核心含义是表达对某人的极度憎恨和愤慨,希望将其扔给猛兽吃掉,使其受到最严厉的惩罚或毁灭。它形象地刻画了人们对所憎恶对象的深恶痛绝,欲除之而后快的强烈情绪。
典故出处
此成语最早见于中国古代诗歌总集《诗经》。《诗经·小雅·巷伯》篇中,一位名叫“孟子”的诗人(据传为寺人孟子,即宦官孟子)因遭受谗言诬陷而作此诗抒发愤懑。诗中写道:“取彼谮人,投畀豺虎!豺虎不食,投畀有北!有北不受,投畀有昊!”。诗句强烈诅咒那些进谗言的小人(谮人),要将其抓起来扔给豺狼老虎;如果豺虎不屑吃,就扔到北方苦寒之地;如果北方也不接受,就交给上天来严惩。这充分体现了“投畀豺虎”所蕴含的极端愤恨与诅咒之意。
用法与语境
同义与关联表达
与“投畀豺虎”意义相近的成语有“食肉寝皮”(形容仇恨极深),两者都表达了欲将仇敌置于死地并加以彻底毁灭的强烈愿望。它们共同反映了古代文学中一种对深仇大恨的极端表达方式。
参考资料来源:
“投畀豺虎”是一个出自《诗经·小雅·巷伯》的成语,原句为“取彼谮人,投畀豺虎”,意为将进谗言的小人扔给豺狼虎豹吃掉,表达对恶人的极端憎恨。以下是详细解释:
拼音读音:tóu bì chái hǔ
字义拆分:
安辑襃德侯巴图鲁熛熏涔旱褫魂醇茂条荡牒用杜弊清源对唱肺脏公徒归美锢职邯郸匍匐杭剧浩瀚河口懽趣火光冲天降恩嚼本郊籍进来进职吉日良辰就戮决期冷齿愣愣,愣愣儿撩荒林道人林叟鲁人回日率割牦牛棉被靡服披辟遣流契面银青鉴秋枿诎服赡裕生死予夺摄悟私善厮擡厮敬套鞋田径赛贴合童蒙通族王吏危挠稳浃项羽堆西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