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童髦的意思、童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童髦的解释

指儿童时期。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七缪》:“夫幼智之人,材智精达;然其在童髦,皆有端绪。”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童髦”为汉语古语词汇,现多写作“童髫”,指儿童垂发或幼年时期。《汉语大词典》中“童髦”释义为“儿童垂发之貌”,源于古代儿童发式特征,如《礼记·内则》记载“三月之末,择日剪发为鬌,男角女羁”。

据《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髦”通“髫”,均表示孩童未冠时垂于额前的短发,如《后汉书·伏湛传》载“髫发厉志,白首不衰”。该词在唐宋诗词中常作为童年象征,例如白居易《观儿戏》中“髫龀七八岁,绮纨三四儿”。

从构词法分析,“童髦”属并列结构,“童”指未成年者,“髦”取发式特征,整体凸显年龄与生理标志。现代汉语中该词使用频率较低,多见于研究古代礼俗、发式文化的学术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

“童髦”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来源进行解释:

一、基本释义

童髦(拼音:tóng máo)指儿童时期,强调人在幼年阶段的成长状态。该词由“童”(儿童)和“髦”(古代幼儿垂在额前的短发)组合而成,通过形象化表达突出幼年特征。


二、出处与例句

最早见于三国时期魏国刘劭的《人物志·七缪》:

“夫幼智之人,材智精达;然其在童髦,皆有端绪。”
(意为:自幼聪慧的人,才智通达;但他们在童年时期已显露出潜质。)


三、相关拓展

  1. 词义延伸
    除字面意义外,该词隐含“从幼年即可观察未来发展端倪”的深层含义,常用于古代对人才早期特质的评述。
  2. 现代使用
    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多出现在古籍研究或文学创作中。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中的用法,可参考《人物志》相关注解或古代汉语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奥古八尺龙不敢当不期而会不值不知起倒朝饔初级社慈让呆腐颠来簸去帝鬼抵命顿纲振纪多寡反青法相宗抚缶拊扪高墙冠序龟长于蛇滚翻海岬匠笔简讼简要借使金断觿决进孰几曾觉卧拘滞口谐辞给离流龙角葱骆驼杖马桩绵蕝弥留鸟气飘藩坠溷凄恋覃鬯乞万真上款饍宰手笔随遇炭库投纶退散亡已为人说项五德终始无厌小布衫校塲泄漏天机席卷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