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亡已的意思、亡已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亡已的解释

无已。没完没了。《汉书·贾谊传》:“今 匈奴 嫚娒侵掠,至不敬也,为天下患,至亡已也,而 汉 岁致金絮采繒以奉之。” 颜师古 注:“亡已,言不可止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亡已是什么意思?

“亡已” 是古汉语中的复合虚词结构,由否定副词“亡”(通“无”)与语气助词“已” 组合而成,主要表示“没有止境”“无休无止” 或“不得已” 的含义,强调动作或状态的持续性或无可避免性。以下是具体解析:


一、字义分解

  1. 亡(wú):

    通假字,同“无”,表示“没有”“不”。在古汉语中常用于否定动作或状态的存在。

    例:《论语·雍也》:“亡而为有,虚而为盈。”

  2. 已(yǐ):

    作动词时意为“停止”(如“学不可以已”);作语气助词时表“已然”“罢了”,加强感叹或终结语气。

    例:《荀子·劝学》:“学不可以已。”


二、核心词义

“亡已”的核心含义为“无法停止”“没有尽头”,常见于以下两类语境:

  1. 表持续不断:

    描述动作或状态无限延续,如“纷争亡已”指纷争不休。

    例:《汉书·贾谊传》:“百姓靡敝,孤寡老弱不能相养,道死者相望,盖天下始叛秦也。”其中“叛亡已”暗含叛乱不止。

  2. 表无可奈何:

    引申为“不得已”“只能如此”,强调事态发展的必然性。

    例:《史记·货殖列传》:“富者得势益彰,亡已。”指富人得势后趋势不可遏制。


三、语法功能


四、权威文献参考

  1.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亡已”释义为“无已,没有止境”,引《汉书》用例。

  2. 王引之《经传释词》卷九:

    详析“已”作语助词的终结与感叹功能,佐证“亡已”的虚词属性。

  3. 杨树达《词诠》:

    归类“亡”为否定副词,与“已”连用构成固定搭配。


五、现代使用建议

该词属文言残留,现代汉语极少独立使用,但可见于仿古文体或成语衍生结构(如“诛求亡已”)。需结合上下文判断具体语义,避免与现代词汇“亡”“已”混淆。

参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商务印书馆)。

网络扩展解释

“亡已”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基本解释


出处与用法

  1. 古籍例证:
    出自《汉书·贾谊传》:“今匈奴嫚娒侵掠,至不敬也,为天下患,至亡已也,而汉岁致金絮采缯以奉之。”
    颜师古注:“亡已,言不可止也。”
    这里指匈奴的侵扰行为持续不断,汉朝却以财物妥协,问题无法解决。

  2. 语境延伸:
    多用于描述某种负面现象或行为的持续性,如战乱、灾祸等。


近义词与反义词


补充说明

如需更完整的例句或历史背景,可参考《汉书》原文或权威词典(如沪江在线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半袜卑不足道薜服比辑尘颜褫夺赐给大衣服登陇灯笼锦跌幅抵足谈心恩数番菜府牌富衍干涉勾担寡讷鬼蜮技俩海县哈什蚂横草不拿,竪草不拈户枢不朽结轸竞卖谨空金口玉音晋阳关九终考死空话恐悚快递泪人陵持邻睦刘宠一钱离相眇躬鸟歌万岁乐攀接起音曲阁三狗臊皮少林寺声能省然诗调师望通幽洞灵土蜂推崇备至顽痴线索销蚀霞人袭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