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拴马的木桩。《六部成语注解·兵部》:“棚桩银:马棚内钉立马桩所用之项也。”《解放日报》1946.5.26:“便赖伙计偷东西,绑在马桩上打一顿之后,又送进水牢里。”
根据多个权威词典和文献资料,“马桩”一词的解释如下:
指拴马的木桩,常见于马厩、驿站等场所,用于固定马匹防止其随意走动。
马桩材质多为硬木或石制,高度约1.5米,顶端有时会雕刻纹饰,兼具功能性与装饰性。现代语境中多用于历史或文学描述(如“孤桩”指无头桩体,属衍生用法)。
马桩是指用于束缚马匹的短木桩或石桩。在农田中,用马桩系住马匹,让其在特定的区域内活动,从而避免马匹随意乱跑。
马桩的部首是马(mǎ),笔画数为9。
马桩一词的来源为古代用于拴马的桩子。人们常将马匹束缚在桩上,以防止马儿自由活动造成不便或危险。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用于拴马的桩子逐渐被称为“马桩”。
马桩的繁体字为馬樁。
在古代,马桩的汉字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常用的写法为“馬樁”,其中“樁”是指桩子。随着文字的演变和规范化,现代汉字中的“马桩”逐渐成为主流。
1. 他用绳子将马拴在马桩上。
2. 农田中的马桩起到了限制马匹活动范围的作用。
马桩的相关组词有:马匹、绳子、农田、限制。
马桩的近义词包括:栓马柱、拴马柱、马杆等。
马桩的反义词没有明确的词语对应,可能是指自由放养的马匹,即没有被束缚在桩上的马。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