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上款的意思、上款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上款的解释

[the name of the recipient] 在给人的信件、礼品、书画等上面写的对方的名字或称呼

详细解释

谓在书画等上端题写的受物者的姓名、称谓、事由等字样。《儿女英雄传》第二九回:“又看两旁那幅描金朱绢对联……上款是‘奉贺 龙媒 仁兄大人合巹重喜’,下款是‘ 问羹 愚弟 梅鼎 拜题并书’。”《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五回:“一张白折扇面,一面画的是没神彩的两笔花卉,一面是写上几个怪字,都是写的我的上款,最奇怪的是称我做‘夫子大人’。” 魏巍 《东方》第六部第十一章:“ 郭祥 支起身子半坐起来,望望石碑,中间刻着一行大字:‘国际主义战士 杨云 之墓’;上款是两行小字:‘一九五一年五月二十一日,为掩护 朝鲜 儿童英勇牺牲,时年二十二岁’;下款是一行小字:‘ 松风里 群众敬立’。”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上款"是汉语书面表达中的传统礼仪术语,特指在书画作品、书信或礼品等载体上,作者或赠送者题写的对方称谓及敬语。这一形式既体现人际交往的礼制规范,又承载着传统文化内涵。根据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释义,上款指"书画家为人写字绘画、一般人写信或送人礼品时,在这些东西上题写的对方的名字、称呼等"。

从构成要素看,完整的上款通常包含三部分:一是受赠者姓名(如"某某先生"),二是尊称或敬辞(如"雅鉴""惠存"),三是谦辞(如"拙作""敬赠")。例如书法作品可能题写"某某先生雅正,壬寅仲夏某某敬书"。据中华书局《古代汉语词典》考证,这种格式源于古代"题款礼制",最早可追溯至汉代简牍书信的称谓规范。

在应用场景中,上款常见于:

  1. 书画作品:作者在卷首或边角题写受赠者信息
  2. 书信往来:传统信笺开篇的收信人称谓
  3. 礼品馈赠:附赠物品上的收礼方题名
  4. 建筑题刻:匾额楹联中的受献者尊称

《礼记·曲礼》记载"书方,启函,必书名",说明古代文书对题款的重视。现代应用中,中国书法家协会建议遵循"名号居上、谦辞居下"的格式规范,使用楷书或行书题写,避免名讳重复等禁忌。这种文化传统通过《颜氏家训》《文心雕龙》等典籍传承,成为中华礼仪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网络扩展解释

“上款”是汉语词汇,指在书信、礼品、书画等物品上题写的收件人姓名、称呼或相关事由,用以标识受赠者或收件人信息。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定义

上款指在信件、礼品、书画等物品的上端或显眼位置题写的对方姓名、称谓或事由。例如:

2.应用场景

3.历史出处

该词最早见于清代文学作品,如《儿女英雄传》描述对联“上款是‘奉贺龙媒仁兄大人合卺重喜’”,以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提及扇面题写“夫子大人”的称呼。

4.相关规范

5.现代应用

现代多用于正式场合或传统艺术领域,如书法、绘画作品的题赠,或礼仪性礼品的标注,延续了传统文化中的礼节表达。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实例或历史文献中的用法,可参考《儿女英雄传》《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等作品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白衣送酒白斩鸡边都护庳溼垂爱催迫打虎躭迟殚洽到处碰壁翻然改进反意猦貍风脉逢蒙偾骄浮囊附逆赶尽杀絶更点光前絶后观眉说眼鬼币寒苦鍧鍧厚葬花烛夜获民捷疾鬼军费困兽犹鬭鵾柱澜倒联鞭楼市蝒马冥国欧隅蟠木瑲瑲凄而情真桑榆年三皇三洲曲四放素毳缩脖子檀舍题封彤管土腥气枉教无关无量井县男潝濞鞋掌淅溜淅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