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顿纲振纪的意思、顿纲振纪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顿纲振纪的解释

整顿朝纲,重振法纪。《资治通鉴·周显王四十八年》:“夫贤者,其德足以敦化正俗,其才足以顿纲振纪。” 胡三省 注“顿,谓整顿。”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顿纲振纪”是一个古代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结合搜索结果综合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该成语指整顿朝纲、重振法纪,强调通过治理恢复国家或组织的秩序与法规。其中“顿”意为整顿,“纲”指国家法度的总纲,“纪”指具体法纪。


二、出处与背景

  1. 经典出处
    源自《资治通鉴·周显王四十八年》:“夫贤者,其德足以敦化正俗,其才足以顿纲振纪。”胡三省注:“顿,谓整顿。”
  2. 历史背景
    “纲纪”最初与丝织品相关(“纲”为提网总绳,“纪”为丝缕头绪),后引申为治理国家的纲领与法度。例如《荀子·劝学》提到“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体现了这一概念的扩展。

三、用法与特点


四、延伸意义

成语不仅限于字面含义,还隐含对“贤能者”的推崇,强调德才兼备者需具备整顿秩序、匡正法度的能力。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案例或文献引用,可参考《资治通鉴》相关章节或权威词典释义。

网络扩展解释二

顿纲振纪的意思

《顿纲振纪》是一个成语,意指顿时整顿纲纪,振兴国家。

拆分部首和笔画

《顿纲振纪》由6个汉字组成。拆分部首为“页”、“纟”、“扌”、“心”和“纟”。总共需12画。

来源

《顿纲振纪》这个词来源于《左传》。传说孔子有一次带领学生到山中练习礼仪,回来时发现城门的绳索被挤到一起,无法进入。孔子一番整顿后,恢复了纪律,因此得名《顿纲振纪》。

繁体

《顿纲振纪》的繁体字与简体字相同,没有变化。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方式有所不同,但《顿纲振纪》的字形保持基本一样。

例句

他们希望顶住困难,顿纲振纪,让国家重获繁荣。

组词

整顿、纲纪、振兴

近义词

整顿纲纪、刷新规范、恢复秩序

反义词

纷乱无章、松懈散漫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