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维摩经·观众生品》:“时 维摩詰 室有一天女,见诸大人闻所説説法,便现其身,即以天华散诸菩萨、大弟子上,华至诸菩萨即皆堕落,至大弟子便著不堕。一切弟子神力去华,不能令去。”华,同“ 花 ”。本以花是否着身验证诸菩萨、声闻的向道之心,声闻结习未尽,花即着身。后多以“天女散花”形容抛洒东西或大雪纷飞的样子。 唐 宋之问 《设斋叹佛文》:“龙王献水,喷车马之埃尘;天女散花,缀山林之草树。” 宋 陆游 《夜大雪歌》:“初疑天女下散花,復恐 麻姑 行掷米。”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天女散花汉语 快速查询。
“天女散花”是一个源自佛教经典的汉语成语,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解释其含义:
该成语出自《维摩诘经·观众生品》。故事讲述菩萨维摩诘在丈室中示疾,天女现身将天花散向问疾的菩萨和声闻弟子。花瓣在菩萨身上自然坠落,却附着于弟子之身,以此验证修行境界:菩萨六根清净无执念,故花不沾身;弟子尚存分别心,故花附体难去。
该成语在文学、戏曲中广泛运用,如京剧《天女散花》即以曼妙舞姿展现花瓣飘洒的意境,进一步强化了其视觉美感的联想。
《天女散花》是指天女或仙女娇美的仪态。这个词用来形容女子婀娜多姿、举止优雅、美丽动人。
《天女散花》四个字的部首分别是“日”、“女”、“一”、“艹”,总笔画数是26画。
《天女散花》这个词源自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西游记》。繁体字为「天女散花」。
在古代的汉字书写中,「天女散花」四字的写法有所不同。比如,在《西游记》中,「散」字的上半部分可能会写成「散」字的下半部分。
他见到她的那一刻,就仿佛看到了天女散花,美得令人窒息。
天女、散花、仪态、女子、婀娜多姿、举止优雅、美丽动人。
天仙、仙女、女神、美人、佳人。
丑陋、猥琐、粗鄙、俗气。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