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相对原子质量的意思、相对原子质量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相对原子质量的解释

即“原子量”(91页)。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相对原子质量是化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某元素的一个原子平均质量与碳-12原子质量的1/12的比值。它是一个无量纲的数值,用于简化原子质量的表达。

核心要点:

  1. 定义基础
    以碳-12同位素(含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原子质量为基准,将其1/12定义为1个原子质量单位(1 u ≈ 1.6605×10⁻²⁷ kg)。其他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即与其比值。

  2. 计算方式
    公式为:
    $$ text{相对原子质量} = frac{text{某原子质量}}{frac{1}{12} times text{碳-12原子质量}} $$
    例如,氢原子质量约为1.67×10⁻²⁷ kg,其相对原子质量约为1;氧原子约为16 u,相对原子质量≈16。

  3. 实际应用中的“平均值”
    自然界中多数元素存在同位素,因此需按各同位素的丰度加权平均。例如氯元素含75%的氯-35和25%氯-37,其相对原子质量计算为:
    $$ 35 times 75% + 37 times 25% = 35.5 $$

  4. 与“原子量”的关系
    两者常被混用,但严格来说,“原子量”是元素所有同位素相对原子质量的平均值,而“相对原子质量”可指单一同位素或整体平均值(需结合语境)。

意义:

通过相对原子质量,化学家能快速计算物质摩尔质量(单位为g/mol时,数值与相对原子质量相同),简化化学反应的定量分析。例如,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则1 mol氧原子质量为16 g。

网络扩展解释二

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是指一个元素的原子质量相对于碳-12同位素的质量的比值。它用于描述元素质量的相对大小。

拆分部首和笔画

《相对原子质量》这个词可以拆分为三个部分:相、对、质。其中,“相”字的部首是目,总共有9画;“对”字的部首是寸,总共有4画;“质”字的部首是贝,总共有7画。

来源和繁体

《相对原子质量》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汉语词汇的发展过程中,它是对化学概念的表达。在繁体中,相对原子质量可以写成「相對原子質量」。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相对原子质量可能有不同的写法。根据《康熙字典》的记载,相对原子质量可以写成「相對僊子质量」或者「相對僊仔质量」。

例句

在化学实验中,研究人员需要准确测量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关词汇

组词:相对质量、原子质量、相对、原子

近义词:相对原子量、相对分子质量

反义词:绝对原子质量、绝对分子质量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