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谓恬静而敏达。《文选·任昉<为萧扬州荐士表>》:“﹝ 王僧孺 ﹞理尚栖约,思致恬敏,既笔耕为养,亦佣书成学。” 吕延济 注:“恬,静;敏,达也。言栖意俭约,思致静达。”
“恬敏”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综合解析:
“恬敏”形容人兼具恬静淡泊与聪慧敏达的特质,强调内在的宁静与外显的机敏相结合。
最早见于南朝任昉《为萧扬州荐士表》:“思致恬敏,既笔耕为养,亦佣书成学。”此处形容王僧孺淡泊治学却才思敏捷的品质。
多用于描述人物性格或修养,如:
需注意与“恬淡”“聪敏”等词的差异:“恬敏”更强调静与动的平衡,而非单一特质。现代语境中,该词多用于文学性描述或正式评价。
恬敏是一个常见的汉语词语,形容人的性格温和、婉约、文雅的特质。这个词由两个部分组成,分别是“恬”和“敏”。
“恬”字的部首是心,总共由6笔组成;“敏”字的部首是攵,总共由9笔组成。
“恬敏”这个词的来源比较广泛,早在先秦时期的《诗经》中就有使用。“恬”字本义为安宁、宁静,表示心境安稳。而“敏”字则表示敏捷、灵活。合在一起,表示一个人性格上既温和又悦人。
在繁体字里,“恬”字的写法为「恬」,而“敏”字的写法则是「敏」。
在古代汉字书写中,“恬”字的上半部分写作「彳」,下半部分写作「主」,形成「恬」字的初始写法。而“敏”字在古时候的写法则是「敏」。
1. 她的性格恬敏,总是能在纷繁的社交场合中保持平静。
2. 他的表演风格恬敏而细腻,赢得了观众的一致赞赏。
恬静、恬逸、温恬、优恬、温文恬雅。
温和、婉约、文雅。
粗鲁、凶猛、粗俗。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