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称皇帝准许的敬词。 清 龚自珍 《送钦差大臣侯官林公序》:“行将关税定额,陆续请减,未必不蒙恩允,国家断断不恃榷关所入,矧所损细所益大。”
恩允(ēn yǔn)是汉语中的复合动词,指上位者出于仁慈或恩惠而批准请求,强调批准行为中蕴含的施恩意味。以下是详细释义及权威来源参考:
恩赐性批准
指地位较高者(如君主、尊长)以施恩的姿态同意他人的请求,带有自上而下的仁慈色彩。例如:"伏乞陛下恩允所奏"(恳请陛下恩准所奏之事)。
来源:《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第7卷第1024页,收录该词条并释义为"施恩允准"。
词义构成
二字组合强化了"带有恩惠的许可"这一语义。
来源:王力《古汉语字典》(中华书局)第321页、第1023页对"恩""允"的分别释义。
使用场景
多用于古代公文、奏章或尊卑分明的语境,现代汉语中多见于历史文献或仿古表述。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第7版)第340页标注为"书面语"。
情感色彩
含明显的褒义与恭敬意味,凸显被请求者的权威与宽容。
来源:符淮青《现代汉语词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第215页分析情感义素。
《辞源》(商务印书馆修订版)第1025页引清代文献《东华录》:"具疏恳请,仰祈恩允",印证其历史用法。
示例:
"臣冒死上谏,望太后恩允革新之议。" ——此处"恩允"既含批准之意,亦暗含对太后仁德的颂扬。
(注:词典类来源因版权限制无公开电子链接,纸质版信息供学术查证。在线资源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数字化版(收费数据库)或商务印书馆官网权威辞书介绍。)
“恩允”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和用法可从以下方面解析:
“恩允”由“恩”(恩惠)和“允”(允许)组成,字面意为以恩惠的态度应允他人的请求。但在实际使用中,它特指对皇帝或尊长准许的敬称,常见于古代文献或正式场合。
作为人名时,“恩”象征恩惠与情谊,“允”代表诚信与公正,组合后寓意精明干练、行事公正、深得信任。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或历史背景,可参考《汉典》或查字典等权威来源。
白渖表婶表压鳖石避浄勃然作色惨紫槽枥慅扰沉郁顿挫怵惧逴斡当康低唱浅酌恩造发极凡夫肉眼坊长方寸地翻摹反意风樯阵马风霜雨雪高粱米格色贵异减勒进告警勇今且及时性就坐骏彩孔鸟扣切廉鲠灵驯临困临蓐刘基六要曼妙妙品逆令偏背骈集起福亲歡穷交然桂三侑山茶麝香草舍中售奸思悲翁贪而无信乌暗五丁澥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