鄙陋的意思、鄙陋的详细解释
鄙陋的解释
(1) [shallow]∶粗俗浅薄
学识鄙陋
(2) [ugly]∶丑陋
书迹鄙陋
详细解释
(1).庸俗浅薄。有时亦用作谦词。 汉 杨恽 《报孙会宗书》:“言鄙陋之愚心,若逆指而文过。” 唐 韩愈 《与华州李尚书书》:“为国自爱,副鄙陋拳拳之心。” 叶圣陶 《倪焕之》八:“最容易叫人感觉到的就是他们的鄙陋和少见多怪。”
(2).指浅陋之人。《后汉书·刘瑜传》:“臣 瑜 自念东国鄙陋,得以 丰 沛 枝胤,被蒙復除,不给卒伍。”
(3).丑陋。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大王不以鄙陋寝容,愿纳以供箕箒之用。”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杂艺》:“ 北朝 丧乱之餘,书迹鄙陋。”
(4).简陋荒僻。 金 王若虚 《鄜州龙兴寺》:“ 鄜 为州在深山穷谷间,荒凉鄙陋,其风土固然。” 清 吴炽昌 《客窗闲话·身毒国》:“邻国皆尚繁华,以我国为鄙陋,故无侵犯。” 艾青 《村庄》诗:“自从我看见了都市的风景画片,我就不再爱那鄙陋的杜庄了。”
词语分解
- 鄙的解释 鄙 ǐ 中国周代地方组织单位之一,五百家为一鄙:鄙师(古官名,周制每县五鄙,“鄙师”掌其鄙之政令祭祀)。 郊野之处,边远的地方:边鄙。 粗俗:鄙陋。鄙俗。鄙夫。鄙近(庸俗浅近)。 轻蔑,看不起:鄙视。
- 陋的解释 陋 ò 丑的,粗劣,不文明的:丑陋。粗陋。陋俗。 狭小,简略:陋室。简陋。因陋就简。陋巷簟瓢(形容家境贫寒,生活清苦)。 见识小:浅陋。孤陋寡闻。 轻视:陋今而荣古。 笔画数:; 部首:阝; 笔顺编
网络扩展解释
“鄙陋”是一个形容词,通常用于形容见识浅薄、学识不足或言行粗俗,属于贬义词。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 见识浅薄
指因缺乏知识或经验而显得浅薄无知,如“学识鄙陋”。
- 言行粗俗
可形容举止、谈吐不够文雅,如“书迹鄙陋”“粗野鄙陋”。
二、引申含义
- 环境简陋
部分语境中可指事物或环境的粗劣荒僻,如“鄙陋的街道”。
- 自谦用法
古代文献中偶作谦辞,如“鄙陋之愚心”(《报孙会宗书》)。
三、用法与示例
- 词性:形容词,含贬义。
- 近义词:浅薄、粗俗、猥琐;反义词:渊博、高雅。
- 例句:
- “他的见解鄙陋,难以服众。”
- “底层社会的生活环境鄙陋不堪。”
四、发音与结构
- 拼音:bǐ lòu(注音:ㄅㄧˇ ㄌㄡˋ)。
- 构词:并列结构,“鄙”(粗俗)与“陋”(浅薄)组合,强化贬义色彩。
如需更多例句或语境分析,可参考等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鄙陋(bǐ lòu)这个词是指显得粗俗、低劣、不雅观或不文明的状态或表现。它由两个部首构成,分别是鄙(bǐ)和陋(lòu)。鄙的意思是轻视、鄙视,陋的意思是粗陋、低劣。它的拼音是bǐ lòu。这个词的来源比较复杂,不同的来源有不同的解释。在繁体字中,鄙陋的写法是鄙陋。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鄙的写法为辟,陋的写法为支,鄙陋的写法为辟支。例如,《左传·昭公二年》中有句话:“以人之鄙陋,心焉;以人之辅翼,国焉。”这句话意思是指一个人的品行不端,心思卑劣,会对整个国家造成坏影响。与鄙陋相近的词有邋遢、污秽、猥亵等。与鄙陋相反的词有高尚、优雅、典雅等。所以我们要远离鄙陋的行为,追求高尚与优雅的品质。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保持良好的言行举止,给人以好的印象。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