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用石辊制成的一种碾谷工具。也称海青辗。 明 徐光启 《农政全书》卷二三:“﹝辊辗,﹞世呼曰海青辗,喻其速也。但比常辗减去圆槽,就碢干栝以石辊。上置板槛,随辗干圆转作窍。下穀不计多寡,旋转旋放,易於得米。较之碢辗,疾过数倍。”
辊辗(拼音:gǔn niǎn,注音:ㄍㄨㄣˇ ㄋㄧㄢˇ)是古代一种碾谷农具,其解释可综合如下:
辊辗是以石辊为核心部件制成的碾谷工具,又称“海青辗”。其名称中的“辊”指圆柱形石轮,“辗”表示碾压动作,主要用于谷物脱壳或去糠。
明代农学著作《农政全书》卷二十三详细描述了辊辗的构造:“上置板槛,随辗干圆转作窍,下穀不计多寡”,说明其可通过旋转快速处理谷物。
“海青辗”的别称源于其高效特性,古人以“海青”(一种迅捷的猎鹰)比喻其碾谷速度之快。
“辊”字在汉语中多指圆柱形滚动物体(如辊轴、轧辊),与“辗”组合后特指此类农具的滚动碾压功能。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查阅《农政全书》原文或农业工具演变相关研究。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