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勾注的意思、勾注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勾注的解释

(1).山名。即 雁门山 。在今 山西代县 西北。因山形勾转,水势流注而得名,为古代九塞之一。勾,亦写作“句”。《史记·张仪列传》:“昔 赵襄子 尝以其姊为 代王 妻,欲并 代 ,约与 代王 遇於 句注 之塞。” 清 吴伟业 《雁门尚书行》诗:“故园有子音书絶, 勾注 烽烟路百盘。” 蒋士超 《戍楼秋望》诗:“天险雄 勾注 , 汾 流下 管涔 。”参见“ 句注 ”。

(2).用笔画勾以示除去。 宋 韩元吉 《跋司马公倚几铭》:“勾注涂改甚多,而无一字行草。”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勾注是汉语中具有双重含义的复合词,其释义需结合历史地理与艺术理论两个维度:

一、地理专名 "勾注"特指古代军事要塞勾注山,位于今山西省代县西北,属雁门山支脉。《吕氏春秋·有始览》将其列为"九塞"之一,《汉书·地理志》载"句注山,在阴馆",皆指此战略要地。该山因山势勾转、水注分流而得名,其险峻地形在《史记·匈奴列传》中亦有军事防御记载。

二、书法术语 在书法艺术领域,"勾注"指运笔技法中的转折处理,常见于楷书笔法解析。唐代张怀瓘《玉堂禁经》所述"勾弩法",清代包世臣《艺舟双楫》论笔势转折,均涉及此技法的核心要义——通过腕力控制实现笔锋的弧转与驻留,达到"外拓内擫"的笔墨效果。现代《书法大辞典》将其界定为"横竖连接处的弧转笔法"。

(参考文献:《吕氏春秋》《汉书》《书法大辞典》)

网络扩展解释

“勾注”是一个汉语词语,主要有以下两种含义:

一、山名(雁门山)

  1. 地理位置
    勾注山即今山西省代县西北的雁门山。
  2. 名称由来
    因山形勾转(弯曲回转)、水势流注而得名,是古代“九塞”之一。
  3. 历史记载
    在《史记·张仪列传》中曾提到赵襄子利用勾注山的地势谋取代地,凸显其军事重要性。

二、动作描述(用笔画勾删除)

  1. 具体含义
    指用笔勾画符号表示删除或剔除内容。
  2. 文献例证
    宋代韩元吉在《跋司马公倚几铭》中描述:“勾注涂改甚多,而无一字行草”,说明该用法在古代文本修改中的实际应用。
  3. 现代关联
    类似现代写作中的“勾销”“勾选”等动作,均源于“勾”字的本义。

总结
“勾注”既可指代山西雁门山这一古代军事要塞,也可表示用笔勾画的删除动作。两个含义均体现了汉字在形义结合上的特点。

别人正在浏览...

凹榻崩龙族璧圭不首惨怒长江中下游平原澄漪初元辞格丹槛酖沈吊挂翻风滚雨肥打蜂拥蚁聚抚扪宫城衮迭害菑酣眠画栋雕梁篲筱翦翕监学教服矫励徼战姐姐鸡鞠金券辑瑞机师机险军田宽空阃室莱舞兰筋老者撩清僚庶祃纛蛮君祇树园啬年山陵崩蛇米甚迭侍学四民诵讲遂大夫套中人挑脚卧不安枕五奴仵作学士下保小东人消夜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