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逃军的意思、逃军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逃军的解释

(1).谓将领弃军逃跑。《穀梁传·文公七年》:“﹝ 先蔑 ﹞輟战而奔 秦 ,以是为逃军也。” 范宁 注:“为将而独奔,故曰逃军。”

(2).犹逃兵。《醒世姻缘传》第二六回:“你就要抽头去了,就如拿逃军一般,也定要清勾你转来。”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逃军"一词在汉语词典中的释义可分为两个核心角度:

一、古代军事术语 指战争中擅自脱离军队编制的士兵。《汉语大词典》第10卷(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解释为"临阵脱逃的兵士",该用法最早见于《周礼·秋官·士师》"掌士之八成……七日为邦诬",郑玄注引汉郑司农云"逃军谓临阵先退"。

二、现代法律概念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年第3版)定义为"军人违反职责逃离部队的行为",特指现役军人未经批准擅自离开部队超过法定期限的违法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三十五条,此行为可构成"逃离部队罪"。

该词在构词法上属于动宾式合成词,"逃"为动词性语素表动作,"军"为名词性语素表动作对象,整体形成"逃离军队"的语义结构。在语义演变过程中,从特指个体士兵行为发展为包含组织行为的法律术语,体现了汉语词汇随社会制度演变的特征。

网络扩展解释

“逃军”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1.将领弃军逃跑

指军队的指挥官在战斗中擅自抛弃部队逃离战场。这一用法最早见于《穀梁传·文公七年》的记载:“先蔑辍战而奔秦,以是为逃军也。”,意为将领独自逃亡的行为被视为“逃军”。古代军事伦理中,这种行为被视为严重失职,甚至可能引发法律制裁。

2.普通士兵逃亡(即逃兵)

后引申为士兵私自脱离军队的行为。例如《醒世姻缘传》中提到:“如拿逃军一般,定要清勾你转来。”,说明逃军也指士兵未经允许逃离部队,需被追回惩处。


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案例(如《穀梁传》原文),可参考相关古籍或权威词典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八边形白乳白衣天使保引北山移叱令弛谬丑诋刺儿头痤疽大败打博颠颠钓角方拙负哺告讬供待官馔过逢鼓鱼黑牛白角鹤楼鸿磐鬨争虎队竟敢惊吉利具官举业局笮客贾苛扰刻绳良马陋生路节路绝人稀马领苗父谧然捏舌头昵语盘羞朴率啓才青尊穷途僧轩石卵疏麻说咷飕颾琐瘦堂基桃弓射鸭陶唐氏卧式镗床五供笑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