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僧房。 唐 李中 《赠史虚白》诗:“明月过溪吟钓艇,落花堆席睡僧轩。”
“僧轩”是一个汉语词汇,具体含义和用法如下:
如需进一步探究,可参考古典文献或佛教文化资料。
《僧轩》是一个汉语词语,指的是佛教寺庙中供僧人居住修行的房间或居所。
《僧轩》由“亻”、“车”和“轩”组成。
它的部首是“亻”。
它的笔画数是10画。
《僧轩》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析韵》记载:“轩寺,佛寺谓之也。”说明“轩寺”即为古代佛寺。后来,人们将“轩寺”简化为“僧轩”。
在繁体字中,「僧」和「軒」保持不变,字形上只有细微的差别。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有一定的差异。就《僧轩》而言,古时候的写法较为简单,只有4个笔画。字形稍有不同,但整体意义相同。
1. 寺庙里的僧轩安静而宁静,是僧人们修行的地方。
2. 瞻仰佛教庙宇,我看到了僧轩里默默修行的僧人。
1. 僧人:指出家修行的*********。
2. 轩窗:指窗户,特指高位的窗户。
3. 寺庙:佛教或道教的宗教场所。
4. 修行:指在宗教上或自我精神修养上追求提高。
1. 僧院:指佛教僧侣居住修行的场所,含义与僧轩相似。
2. 茅庐:指简陋的房屋,也可以指僧人修行的地方。
世俗:指尘世间的凡俗世界,与僧轩所代表的高尚修行精神相对立。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