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参加协约的国家英文解释翻译、参加协约的国家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法】 entente countries

分词翻译:

参加的英语翻译:

attend; engage; enter; join; participate; take part in; partake in
【经】 take part in

协约的英语翻译:

entente
【法】 convention; entente; mise; pactum

国家的英语翻译:

country; nation; nationality; soil; state
【经】 state

专业解析

从汉英词典及国际法角度解释,“参加协约的国家”(英文:Contracting State)指正式签署并受国际条约(协约)法律约束的主权国家。其核心含义包含以下三层:


一、法律定义与特征

  1. 主权行为主体

    指具有国际法主体资格的国家,通过法定程序(如签署、批准、加入)明确接受条约义务。根据《维也纳条约法公约》,国家成为“缔约方”(Contracting Party)需完成国内法定程序,使条约产生法律效力(联合国条约集术语库)。

  2. 权利义务绑定

    协约参加国享有条约赋予的权利(如贸易优惠、争端解决机制),同时承担履约义务(如国内立法调整、定期报告)。例如《巴黎协定》缔约方需提交国家自主贡献(NDC)报告(UNFCCC术语表)。


二、历史语境中的“协约国”

特指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4-1918)的军事同盟集团:


三、现代国际法实践

当代“参加协约的国家”适用于各类多边条约:


权威参考资料

  1. 《维也纳条约法公约》(1969),联合国条约集
  2. Black's Law Dictionary (11th ed.), "Contracting State"
  3.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Contracting Party"
  4. 联合国条约数据库术语标准(UN Treaty Collection Glossary

网络扩展解释

“协约国”是指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与同盟国对立的军事联盟集团,其核心国家及参战情况如下:

定义与起源

协约国(Entente Powers)最初是1904-1907年由英国、法国、俄罗斯帝国通过“三国协约”形成的联盟,旨在对抗以德国、奥匈帝国为首的同盟国。一战爆发后,更多国家加入,最终形成包含31个国家和地区的庞大阵营。

主要参战国

  1. 核心成员国

    • 英国(包括其殖民地如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等)、法国、俄罗斯帝国(1917年十月革命后退出)。
  2. 主要加入国

    • 意大利(原属同盟国,1915年转投协约国)、美国(1917年参战)、日本(1914年对德宣战)。
  3. 其他参战国

    • 塞尔维亚、比利时、黑山、罗马尼亚、希腊等欧洲国家。

支援国与特殊角色

历史意义

协约国的胜利结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但战后内部矛盾(如对俄干涉)及《凡尔赛条约》的苛刻条款为二战埋下隐患。

提示:如需完整国家列表,来源中的历史文献或一战专题资料。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闭海撤销诈害行为的诉讼船舶装载量出落大块切骨术电解极化作用副囊革的合法名称互递归定义叫嚣经济衰退对策金鸡纳皮矩阵法流出孔毛鱼藤酸欧拉方程式判决确定的债务气焊深陷世间的受理申诉数据库死典权同位素分凝托架释放外耳氏层完全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