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仙人的樓閣。亦借稱道觀或宮殿。 南朝 宋 孝武帝 《遊覆舟山詩》:“逢臯列神苑,遭壇樹仙閣。” 唐 劉允濟 《明堂賦》:“望仙閣之秀出,瞻月觀之宏峙。”
(2). 唐 代稱尚書省。 唐 沉佺期 《酬蘇員外味道夏晚寓直省中見贈》詩:“并命登仙閣,分曹直禮闈。”
(3).特指 蓬萊閣 。在今 山東省 蓬萊縣 北的 丹崖山 巅。下臨大海,殿閣巍峨,重檐八角,繞以回廊。始建于 北宋 嘉祐 間, 明 代擴建, 清 代重修。曆代文人學士多雅集于此。“仙閣淩空”為 蓬萊 十大勝景之一,因稱 蓬萊閣 為“仙閣”。 宋 協周 《半空蜃氣結樓台》:“夜色燈空,為漁家海賈帶來了不少福音,也為淩空仙閣增加了不少神韻。” 宋 協周 《半空蜃氣結樓台》:“詩人由身在仙閣而想到仙家,把神話傳說中日出的地方,刻劃得色彩斑爛,美妙異常。”
“仙閣”一詞在漢語中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仙人的樓閣或道教建築
指傳說中神仙居住的高樓,也可代指道觀、宮殿等超凡脫俗的建築。例如南朝宋孝武帝《遊覆舟山詩》中提到的“遭壇樹仙閣”,唐代劉允濟在《明堂賦》中描述的“望仙閣之秀出”,均體現此義。
唐代對尚書省的别稱
唐代文獻中,“仙閣”曾作為尚書省的代稱。如沈佺期詩雲:“并命登仙閣,分曹直禮闱”,此處“仙閣”即指中央行政機構。
特指蓬萊閣
位于山東省蓬萊市丹崖山的蓬萊閣,因“仙閣淩空”的壯麗景觀成為十大勝景之一。該建築始建于北宋嘉祐年間,曆經明清修繕,以重檐八角、臨海回廊聞名,曆代文人常聚集于此。
仙閣是一個詞語,由“仙”和“閣”兩個字組成。
“仙”字的部首是“人”,它的筆畫數是4。
“閣”字的部首是“阝”,它的筆畫數是9。
“仙閣”這個詞在漢字中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學作品。它原指仙人居住的高樓大廈,後來泛指神仙居所,也可以用來形容美麗、高雅的建築物。
在繁體字中,“仙閣”分别寫作“仙閣”。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以“仙閣”為例,古代的寫法為“仙閣”。
1. 仙閣之中,花香鳥語,令人陶醉。
2. 整個山坡上布滿了仙閣,美輪美奂。
1. 仙山:指神仙居住的山峰。
2. 仙境:指遠離塵嚣,令人陶醉的美麗之地。
1. 仙府:指神仙的住所。
2. 蓬萊:指仙山中的真仙居所。
凡庸:指平凡、普通,與“仙閣”相對。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