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顧言的意思、顧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顧言的解釋

相傳《書·顧命》為 周成王 臨終之遺命,後亦以“顧言”指人臨終遺言。 宋 王安石 《大理寺丞楊君墓志銘》:“ 嘉祐 七年四月辛巳,卒於 河南 ,享年三十九。顧言曰:‘焚吾所為書,無留也。以柩從先人葬。’”參見“ 顧命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顧言是漢語中由“顧”與“言”組合而成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拆解為兩方面:

一、“顧”的本義為回頭看,《說文解字》記載“顧,還視也”,引申為顧及、照應之意;

二、“言”指語言表述,《康熙字典》定義為“直言曰言,論難曰語”,強調話語的正式性與條理性。

在典籍使用中,“顧言”多體現為慎重表達之意。如明代《警世通言》第三卷有“須當顧言慎行”的勸誡,指說話時要顧及影響并保持謹慎。現代漢語中該詞常用于文學領域,表達對言語負責的态度,例如:“君子處世當顧言而行,不失信于人”。

需要注意的是,“顧言”尚未被《現代漢語詞典》列為獨立詞條,其使用場景多見于仿古語境或特定文學創作中。對于詞彙的權威解析,建議參考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編撰的《古代漢語詞典》相關條目。

網絡擴展解釋

“顧言”一詞的詳細解釋如下:


基本含義

“顧言”原指《尚書·顧命》中記載的周成王臨終遺命,後引申為臨終遺言的代稱。其詞源與“顧命”(臨終囑托)密切相關,常見于古代文獻。


引證與用法

  1. 曆史典故
    據《尚書》記載,《顧命》篇詳細描述了周成王臨終前對群臣的囑托,後世因此用“顧言”代指遺言。例如,宋代王安石在《大理寺丞楊君墓志銘》中寫道:“顧言曰:‘焚吾所為書,無留也。’”。

  2. 文學延伸
    該詞也用于形容言行不一的現象,如“言不顧行,行不顧言”(言語與行為不一緻)。


其他釋義


“顧言”一詞以曆史典故為核心,需結合語境區分其含義:

  1. 傳統詞義:臨終遺言(主流用法);
  2. 人物指代:明代官員或現代人名(需具體上下文判斷)。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尚書·顧命》原文或王安石文集。

别人正在浏覽...

白胡闌套住個迎霜兔碑壟奔趣邊罅不列颠百科全書赤手丑腳愁客怵惕段修販負反宇馮歡彈铗複工負嶮恭賀哈密嚎天喊地和獯伽持堅壯假物劫劫濟貧院開頂風船慷爽伉王可嘉克心空闊浪淘淘連明達夜淩煙閣陸次買船媒衒末塵旁立披攘千颦清浄輕蹻請先入甕窮莫仁柔溶洩散秩射虱順天者存,逆天者亡酸态坦遂鐵鞋踏破土黃往返徒勞望秩椀茗無機物校梓西風落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