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借用事物。《公孫龍子·迹府》:“假物取譬,以‘守白’辯,謂白馬為非馬也。”
(2).假造的東西。《列子·湯問》:“ 偃師 大懾,立剖散倡者以示王,皆傅會革、木、膠、漆、白、黑、丹、青之所為。王諦視之,内則肝、膽、心、肺、脾、腎、腸、胃,外則筋骨、支節、皮毛、齒髮,皆假物也。”
“假物”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借用事物
指通過借用具體事物進行論證或比喻。例如《公孫龍子·迹府》中“假物取譬”,即通過借用事物類比來論證哲學命題。
僞造的物品
指假造的東西,如仿冒品、赝品等。例如《列子·湯問》描述工匠偃師制作的機械人“皆假物也”,強調其非真實性。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現代案例,可參考《公孫龍子》《列子》相關篇章,或查閱打假案例報告。
“假物”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指人造的、虛假的、非真實的物品。
“假物”的拆分部首為“人”和“亻”,共有12畫。
“假物”的來源較為明确,其中“假”字表示虛假、不真實,而“物”字表示事物、物體,因此合在一起就構成了“假物”這個詞語。
“假物”的繁體寫法是「假物」
古時候,漢字“假物”也有一些不同的寫法,比如“價物”、“僭物”等,但現代通用的寫法是“假物”。
1. 這個商品标榜為純手工制作,卻實際上是個假物。
2. 小明為了考試作弊,拿了一本假物假裝在讀書。
3. 許多名牌産品都容易被仿冒,市場上存在大量的假物。
假貨、真假、虛假、真實、假冒、仿冒
僞物、冒牌、赝品、假貨
真物、實物、真實、真品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