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搴旗斬将的意思、搴旗斬将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搴旗斬将的解釋

拔取敵旗,斬殺敵将。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搴旗斬将”是一個漢語成語,其核心含義是指在戰場上勇猛作戰,奪取敵方軍旗并斬殺敵将,形容戰功卓著或取得決定性勝利。以下從漢語詞典角度進行詳細解釋,并引用權威來源:


一、字詞解析與基本釋義

  1. 搴 (qiān):意為“拔取”、“奪取”。《說文解字》釋為“拔取也”。
  2. 旗 (qí):指軍旗、戰旗,是軍隊指揮和士氣的象征。
  3. 斬 (zhǎn):意為“砍殺”、“斬殺”。
  4. 将 (jiàng):指敵軍将領、統帥。

    整體釋義:字面指拔取敵軍旗幟、斬殺敵軍将領,引申為在戰鬥或競賽中取得關鍵性勝利或立下顯赫功績。


二、典故出處與曆史背景 該成語源自古代戰争場景,強調直接打擊敵軍核心以瓦解其戰鬥力。其典故可追溯至:


三、權威詞典釋義

  1. 《漢語大詞典》(第6卷,第774頁):

    “搴旗斬将:拔取敵旗,斬殺敵将。形容勇猛善戰。”

  2.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第1046頁):

    “搴旗斬将:拔掉敵人的旗子,殺死敵人的将領。形容勇猛善戰。”

  3.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第1230頁):

    “搴:拔取;斬:砍殺。指作戰中奪取敵旗、斬殺敵将,立下顯赫戰功。”


四、現代用法與引申義 在現代語境中,“搴旗斬将”不僅用于軍事描述,更廣泛比喻:


五、近義與反義對比


權威參考文獻來源:

  1. 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影印本)
  2. 司馬遷《史記》(中華書局點校本)
  3. 吳起《吳子》(上海古籍出版社《兵家寶鑒》)
  4. 《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5. 《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6.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網絡擴展解釋

“搴旗斬将”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進行解釋:

基本釋義


出處與典故

該成語最早出自戰國時期兵家經典《吳子·料敵》:

“然則一軍之中,必有虎贲之士,力輕抗鼎,足輕戎馬,搴旗斬将,必有能者。”
(意為:軍隊中必定有勇猛之人,他們能輕易扛鼎、疾馳戰場,奪取敵旗、斬殺敵将,是真正的能者。)


用法與語法


相關詞彙


擴展知識

《吳子》是戰國名将吳起所著的兵書,與《孫子兵法》并稱“孫吳兵法”。成語“搴旗斬将”體現了古代戰争中個人武勇的重要性,也反映了冷兵器時代對先鋒将領的推崇。

别人正在浏覽...

拜上暴脹虿盆昌瑞成畢稱名蟲媒花創造環境大赉雕傷疊影放從反經合道返少發秃齒豁豪門巨室恍恍速速滑頭鬼惠麗煎點減水河景業津迳酒價就是拘補快活騉蹄癞漢指頭蠟氏林扃緑葡萄謾天口毛子明監米汁涅面濃墨重彩破玩意兒薔薇傔人青宮齊氣祇園精舍任受山居申宥鼠黏子屬于酸吟探空靴迢峣體沉通權達變頽怨外地忘戰者危吳鄧險征窙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