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搴旗斬将的意思、搴旗斬将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搴旗斬将的解釋

拔取敵旗,斬殺敵将。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搴旗斬将”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進行解釋:

基本釋義


出處與典故

該成語最早出自戰國時期兵家經典《吳子·料敵》:

“然則一軍之中,必有虎贲之士,力輕抗鼎,足輕戎馬,搴旗斬将,必有能者。”
(意為:軍隊中必定有勇猛之人,他們能輕易扛鼎、疾馳戰場,奪取敵旗、斬殺敵将,是真正的能者。)


用法與語法


相關詞彙


擴展知識

《吳子》是戰國名将吳起所著的兵書,與《孫子兵法》并稱“孫吳兵法”。成語“搴旗斬将”體現了古代戰争中個人武勇的重要性,也反映了冷兵器時代對先鋒将領的推崇。

網絡擴展解釋二

搴旗斬将

搴旗斬将是一個成語,意思是奪取敵方的軍旗,并斬殺敵将。這個成語意味着戰勝敵人,取得勝利。

拆分部首和筆畫:搴(手部旁,12畫)、旗(方部,6畫)、斬(斤部,13畫)、将(寸部,10畫)。

來源:《搴旗斬将》最早見于《史記·韓、彭、梁、郦列傳》中。這是一個形容項羽、劉邦之間決戰的典故。項羽手持皇帝封賜的軍旗,大喊着要斬殺劉邦,但劉邦和他的軍隊最終攜手合作,奪取了項羽的軍旗,并斬殺了項羽,取得了最終的勝利。

繁體:搴旗斬將

古時候漢字寫法:搴旆斬將

例句:在這次比賽中,他成功地搴旗斬将,擊敗了對手,獲得了冠軍。

組詞:搴旗、斬将

近義詞:橫掃千軍、一錘定音

反義詞:潰不成軍、戰敗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