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歸節的意思、歸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歸節的解釋

古代使者持節出使,完命後還節于君。《漢書·汲黯傳》:“臣謹以便宜,持節發 河内 倉粟以振貧民。請歸節,伏矯制辠。” 南朝 宋 鮑照 《還都口號》:“馳霜急歸節,幽雲慘天容。”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歸節”是一個曆史詞彙,主要含義與古代使者的職責相關。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歸節指古代使者持節出使,完成任務後将符節歸還君主的行為。其中:

二、文獻出處與例句

  1. 《漢書·汲黯傳》記載:“臣謹以便宜,持節發河内倉粟以振貧民。請歸節,伏矯制辠。”,描述了汲黯完成赈災任務後主動歸還符節的情節。
  2. 南朝鮑照《還都口號》中寫道:“馳霜急歸節,幽雲慘天容。”,通過詩歌形式展現了使命完成後的緊迫與肅穆。

三、其他延伸解釋

部分資料(如)提到“歸節”有“回到正道”的引申義,強調對錯誤行為的反思與糾正。但這一用法在多數權威文獻中未見明确記載,可能為特定語境下的引申或現代解讀。

四、相關用法

的例句中出現了“歸節都”一詞,推測為古代軍隊或機構的名稱,可能與符節歸還的儀式或職責相關,但具體含義需結合更多史料考證。

“歸節”的核心意義集中于古代外交禮儀中的符節歸還制度,體現了使者對君命的恪守。如需進一步了解,可查閱《漢書》《鮑照詩集》等原始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歸節的意思

《歸節》是一個漢字詞語,含義為歸于正道、歸順規律的節令。

拆分部首和筆畫

《歸節》的部首是彳(chuò),共含有12畫。

來源

《歸節》的源自《周禮·秋官·仲秋》,原意是将人民引導到正确的節令和規律上。後來,該詞語也用來表示人們回歸本心、順應規律的行為。

繁體寫法

《歸節》的繁體寫法為歸節。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歸節的漢字寫法可能有所不同,這是由于字形發展和演變的變化。然而,确切的古代寫法并不清楚,因此無法給出準确的信息。

例句

1. 在節假日,人們常常出遊,歸節時心情愉快。

2. 經過一番思考,他決定歸節于自己的初衷,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

組詞

1. 退歸:回到原來的狀态或位置。

2. 歸納:将零散的事物、觀點等歸結到一起,總結出共性或規律。

3. 歸心:人們回到自己内心真實的想法或宗旨。

4. 歸宿:人們最終的歸處或落腳點。

近義詞

順應、回歸、歸正、歸依。

反義詞

背離、違背、逆反、偏離。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