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穿入車輻之間。《禮記·雜記下》:“ 叔孫武叔 朝,見輪人以其杖關轂而輠輪者,於是有爵而後杖也。” 孔穎達 疏:“謂作輪之人以扶病之杖關穿車轂中,而迴轉其輪。”
(2).借指中樞之地。 南朝 梁 江淹 《被黜為吳興令辭箋詣建平王》:“昔 河 、 濟 、 荊 、 吳 ,必獲陪從;京輔關轂,長奉帷席。”
“關毂”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guān gǔ,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關”指連接、牽連,“毂”是古代車輪中心的圓木(用于插車軸),兩者結合字面意為“車輪與車毂緊密相連”。後引申為關系密切、不可分割,或代指中樞要地。
本義
源自《禮記·雜記下》中“以其杖關毂而輠輪”的記載,描述用木杖穿入車輻之間轉動車輪的動作,體現“連接”的核心意象。
引申義
若需進一步了解古代車具結構或文獻用例,可參考《禮記》及南朝文集。
關毂是一個古漢字詞,它的意思是指戰車上連接軸的一個零部件,用來穩定車輪和加強輪軸的支撐。
關毂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關”和“毂”。“關”部作為聲旁,表示車輪。“毂”部則是左側的部首,表示車軸。整個詞共有10個筆畫。
關毂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周禮·春官·大宗伯§12》一書中。繁體字為「關轂」。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關毂的字形有一些變化。例如,在《說文解字》中,關毂的字形為「關乎」。
1. 鄭國用銅制作關毂,使戰車更加牢固穩定。
2. 經過修理,戰車的關毂又恢複了原本的功能。
關毂可以與其他詞組合,形成新的詞彙。
組詞示例:關毂闆、關毂軸、關毂墊、關毂環等。
和關毂意思相近的詞有:輪軸、車輪、車毂。
關毂沒有明确的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