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辭訴的意思、辭訴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辭訴的解釋

亦作“ 辭愬 ”。 1.訴訟。《宋書·徐湛之傳》:“時尚書令 何尚之 以 湛之 國戚,任遇隆重,欲以朝政推之。凡諸辭訴,一不料省。”

(2).謂借故推辭。 唐 趙璘 《因話錄·宮》:“上後謂次對官曰:‘ 韋溫 ,朕每欲用之,皆辭訴,又安用 韋溫 ?’” 宋 蘇轍 《論京畿保甲冬教等事狀》:“惟有冬教一月之法,三路以被邊之故,民習為常,不敢辭愬。”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辭訴”是漢語中由“辭”與“訴”組合而成的複合詞,其含義需結合兩部分分析:

  1. 辭:本義指文辭、言辭,引申為表達、陳述,如《說文解字》釋“辭”為“說也”,《漢語大詞典》進一步指出其可指“辯解、推托”。
  2. 訴:原指控告、申訴,如《玉篇》注“訴,訟也”,後擴展為傾吐、訴說,如《現代漢語詞典》定義為“陳述、表達”(第7版)。

組合後的“辭訴”在古漢語中多指通過言辭進行申訴或辯駁,例如《後漢書》中“辭訟”連用表示訴訟中的言辭交鋒。現代語境下,該詞使用頻率較低,但在特定文獻中仍保留“以言辭表達訴求或争議”的意涵,常見于法律或文學領域。

引用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辭訴”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cí sù,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以下兩種主要解釋:

一、基本含義

  1. 訴訟
    指通過法律途徑提出的申訴或訴訟請求。例如《宋書·徐湛之傳》中提到“凡諸辭訴,一不料省”,即指處理各類訴訟案件(、、)。

  2. 借故推辭
    表示以某種理由婉拒或推脫。如唐代趙璘《因話錄》記載,唐憲宗欲任用韋溫,但韋溫多次“辭訴”,最終未被采納(、)。

二、延伸解析

三、注意事項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宋書》《因話錄》等古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阿基米德原理白蘋寶瓶座層出疊見長波寵寄刍食刺肚單介鼎成頓挫療法鈍公子洱海付出鉻鐵礦公荒顧録歡叫緩決浣溪沙環擁椒舉急晷金法經部濟勝之具就緒吉祥坐口服心服括買老疾僚列離湣羅馬字憫恻奶瓶佩衿芘藾乾顫潛思岐出岐入啓關清甲親遇裘馬聲色球星人多手雜稔禍胎十骥十三間樓視下如傷漱盂私禁酸醨談犀恬澹同日而道頭裡人險陂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