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滾刀肉的意思、滾刀肉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滾刀肉的解釋

〈方〉比喻不通情理、胡攪蠻纏的人。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滾刀肉”是一個漢語俗語,其核心含義指那種軟硬不吃、油鹽不進、糾纏不清、難以對付的人或行為。這類人或行為通常表現出無賴、耍賴、死皮賴臉、胡攪蠻纏的特點,讓人感到非常頭疼和無奈。

以下從詞典釋義角度對其詳細解釋:

  1. 字面來源與引申義:

    • 該詞源于烹饪術語。“滾刀”是一種切菜刀法,指刀刃與食材成一定角度切下去,同時食材在案闆上滾動,常用于切質地堅韌、不易切斷的食材(如某些筋多的肉塊、土豆等)。
    • 因此,“滾刀肉”字面上指那種“切起來費勁、刀滾過去也切不利索的肉”,比喻難以處理、難以對付、韌性十足、讓人束手無策的人或事物。就像切滾刀肉時,刀切下去肉會“滾”開,難以着力切斷,形容對方總能找到辦法逃避責任、推脫或耍賴。
  2. 核心釋義:

    • 形容人: 指那種不講道理、不怕羞恥、不怕丢臉、死纏爛打、軟磨硬泡、怎麼說都沒用、怎麼批評都不在乎的人。他們往往臉皮厚,為了達到目的(或逃避責任)可以不顧體面,采用耍賴、糾纏、裝糊塗等方式,讓與之打交道的人感到厭煩和無力。
    • 形容行為/态度: 指那種耍無賴、胡攪蠻纏、抵賴、推脫、敷衍了事、不認真負責、不合作、難以溝通的行為或态度。
  3. 典型特征:

    • 軟硬不吃: 好言相勸沒用,嚴厲批評或威脅也沒用。
    • 油鹽不進: 任何道理、勸說、建議都聽不進去。
    • 死皮賴臉: 不顧及臉面和尊嚴,糾纏不休。
    • 胡攪蠻纏: 不講道理,混淆是非,強詞奪理。
    • 推脫責任: 遇到問題就找借口,推卸責任。
    • 韌性十足: 像牛皮糖一樣粘人,難以擺脫或解決。
  4. 使用場景:

    • 常用于形容那些在工作中推诿扯皮、不負責任的同事或下屬。
    • 形容在糾紛中不講道理、一味耍賴的一方。
    • 形容欠債不還、催讨無果的老賴。
    • 形容在管教中屢教不改、态度惡劣的孩子或學生。
    • 形容在談判或協商中毫無誠意、胡攪蠻纏的對手。
  5. 詞典收錄情況:

    • “滾刀肉”作為具有鮮明形象和表現力的俗語,被廣泛收錄于各類漢語俗語詞典、方言詞典及部分綜合性漢語詞典中。它生動地描繪了一種特定的人物性格和行為模式,是漢語詞彙寶庫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滾刀肉”是一個帶有貶義色彩的漢語俗語,比喻那些像切起來費勁的肉一樣難以對付的人或行為,特指那些無賴、耍賴、不講道理、軟硬不吃、糾纏不清、讓人束手無策的對象。它形象地刻畫了一種令人厭煩且難以處理的社會現象。

網絡擴展解釋

“滾刀肉”是一個北方方言詞彙,具體含義和用法如下:

一、原意

指豬肉中品質低劣、難以處理的部分,如豬的“囊肉”或“囊膪”(哈拉皮帶闆筋)。這類肉質堅硬、纖維粗糙,切時容易打滑,煮不爛嚼不動,屬于下等肉,常被用作廉價食材。

二、引申義

比喻極端自私、胡攪蠻纏的人,具體表現為:

三、方言使用

四、網絡流行

在抖音等平台,“滾刀”成為衍生詞,特指直播打PK時賴賬或逃避懲罰的行為,例如輸方不履行約定,被觀衆稱為“滾刀”。

五、相關詞語

該詞從食物引申為對人的貶義描述,生動體現了語言中“借物喻人”的特點。使用時需注意語境,避免冒犯他人。

别人正在浏覽...

百衣百隨白斬雞避次並重帛子不能自已赪虬珠鸱鸠穿繃船骥傳搨觸鱗楚羅蹙鼻寸丹錯忤打乖單使東不拉鄂爾多斯飛龍廄蜂擁蟻屯幹掉趕盡殺絕櫜弓卧鼓寡德火頭軍降輿潔峻金莖勁銳拒隘開本抗懷六丑抹着閻王鼻子牡鑰納監呶聲呶氣平步洽悉覃志窮蹇睿幄埽史沙礫雙珠束高閣水曹郎絲繩私牙子大山提頭兒同案分離頽垣廢址脫文外道萬一現薩洩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