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寡德的意思、寡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寡德的解釋

(1).缺少德行的人。亦用為謙詞。《左傳·宣公十一年》:“《詩》曰:‘ 文王 既勤止。’ 文王 猶勤,況寡德乎?”《魏書·鹹陽王禧傳》:“ 高祖 曰:‘ 伊 洛 南北之中,此乃天地氤氲,陰陽風雨之所交會,自然之應,非寡德所能緻此。’”

(2).謂缺少德行。《國語·晉語一》:“今 晉 寡德而安俘女,又增其寵,雖當三季之王,不亦可乎?”《三國志·魏志·高貴鄉公髦傳》:“朕以寡德,不能式遏寇虐。”《晉書·元帝紀》:“惟朕寡德,纘我弘緒,若涉大川,罔知攸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寡德”是一個漢語詞彙,在不同語境中有兩層核心含義,主要源自古代文獻:

一、基本釋義

  1. 指缺少德行的人
    通常用于客觀描述德行不足之人,或作為自謙之詞。例如《左傳·宣公十十一》提到:“文王猶勤,況寡德乎?”此處“寡德”即君王自稱,表達謙遜态度。

  2. 謂缺少德行
    強調行為或品性上的道德缺失。如《魏書·鹹陽王禧傳》記載:“非寡德所能緻此”,指因德行不足而無法達成某事。

二、用法與例句

三、補充說明

需注意,部分非權威解釋(如)提到“寡德=有才”屬于曲解,實際詞義無此含義。建議優先參考《左傳》《魏書》等古籍用例,或權威字典如漢典進一步查證。

網絡擴展解釋二

寡德的意思

寡德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人缺乏德行和品德,意味着道德堕落、品質低劣或行為不端正。

寡德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寡德由“宀”、“夂”、“廣”、“心”四個部首組成,拆分筆畫為16畫。

寡德的來源

寡德在古代漢語中是寡德少禮的意思,出自《孟子·告子上》:“以德則去寡德。”這句話意味着通過修身養性,可以摒棄不良品質和行為。

寡德的繁體字

寡德的繁體字為「寡德」,其字形與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寡德的寫法與現代相似,唯一區别是字形略有差異。例如,德字在古代常以「惪」代替。

寡德的例句

1. 這個人寡德無良,常常欺騙别人。

2. 他不顧道德和法律,表現出明顯的寡德行為。

寡德的組詞

寡德并不常用于詞組中,但可以與其他詞語搭配,如寡德成害、寡德奪權等。

寡德的近義詞和反義詞

寡德的近義詞有:缺德、不道德、品性惡劣。

寡德的反義詞有:有德、德行高尚、品德端正。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