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one ten-thousandth]∶萬分之一,表示極小的部分
萬一之得。——《聊齋志異·促織》
(2) [just in case]∶表示可能性極小的假定
萬一下大雨,我也一定來
(1).萬分之一。表示極少的一部分。《文子·下德》:“ 老子 曰:‘欲治之主不世出,可與治之臣不萬一,以不世出求不萬一,此至治所以千歲不一也。’”《後漢書·張俊傳》:“陛下德過天地,恩重父母,誠非臣 俊 破碎骸骨,舉宗腐爛,所報萬一。” 宋 嶽飛 《五嶽祠盟記》:“餘發憤 河 朔,起自 相臺 ,總髮從軍,歷二百餘戰,雖未能遠入荒夷,洗蕩巢穴,亦且快國讎之萬一。”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一》:“況君所贈,曾不及 五陵 豪富之萬一。” 郭沫若 《文藝論集·論國内的評壇及我對于創作上的态度》:“批評家為主義而戰,為真理而戰,原是正當的天職;不過為尊重主義起見……總應該采取嚴肅的态度,堂堂正正地布出論陣來,也才能使人心服,才能勉盡其天職于萬一。”
(2).指可能性極小的意外的情況。 宋 王安石 《感事》詩:“雖無剽盜起,萬一且不久。” 葉聖陶 《潘先生在難中》二:“他交納會費願做會員;又宣稱自己的學校房屋還寬敞,願意作為婦女收容所,到萬一的時候收容婦女。” 魏巍 《東方》第三部第五章:“為了防止萬一,一向機警的 郭祥 ,把小鬼班派到前面搜索,隨後帶隊下山,向村莊前進。”
(3).連詞。表示可能性極小的假設。 晉 陶潛 《拟古》詩之六:“萬一不合意,永為世笑之。” 宋 史達祖 《東風第一枝·春雪》詞:“怕鳳靴挑菜歸來,萬一 灞橋 相見。” 清 侯方域 《癸未去金陵日與阮光祿書》:“君子稍知禮義,何至甘心作賊,萬一有焉,此必日暮途窮,倒行而逆施。” 魯迅 《墳·我之節烈觀》:“萬一幸而遇着寬厚的道德家,有時也可以略迹厚情,許他一個烈字。”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萬一漢語 快速查詢。
以下是關于詞語“萬一”的詳細解釋,綜合多個權威來源整理:
名詞用法
連詞用法
如需更完整的古籍引用或用法分析,可參考搜狗百科、滬江詞典等來源。
《萬一》是一個漢語詞語,用來表達對可能發生的不好的情況進行一種假設或預測。它通常用來表示對未來不确定事件的擔心或預想,表達出對可能發生的事情保持警惕、小心謹慎的态度。
《萬一》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的部首是“一”(yī),右邊的部首是“方”(fāng)。拆分後的筆畫數為5畫。
《萬一》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周禮·春官·秋官》:“給事者秋司察也,得萬一食。”其中,“萬一”一詞用來表示“偶然發生的事情”,後來逐漸演變為表示“有可能發生的情況”的意思。
《萬一》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萬一」。
在古代漢字中,萬的寫法有多種,包括「憂」、「夜」等。而「一」和「方」的寫法相對穩定。
1. 出門前,我帶上了雨傘,萬一下雨怎麼辦呢?
2. 雖然機會很小,但我還是要盡力去争取,萬一成功了呢!
組詞:萬分、萬念俱灰、萬象更新
近義詞:如果、假如、要是
反義詞:必然、當然、肯定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