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與事切合而詳盡。《梁書·裴子野傳》:“著《宋略》二十卷,彌綸首尾,勒成一代,屬辭比事,有足觀者。且章句洽悉,訓故可傳。”
“洽悉”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權威來源中較為統一,以下為綜合解釋:
基本含義
指與事物切合而詳盡,常用于描述對某事的論述或記載既符合事實又全面細緻。例如《梁書·裴子野傳》提到《宋略》的章句“洽悉”,即指該書内容詳實且邏輯嚴密。
字義分解
使用場景
多用于古籍或學術讨論中,形容文獻、考據或論述的嚴密性和全面性。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屬于書面化表達。
注意點
部分非權威來源(如)将其解釋為成語“完全了解”,但根據高權威性資料(漢典、滬江詞典等),此說法不準确。正确理解應基于“切合且詳盡”這一核心含義。
如需進一步探究,可參考《梁書》原文或訓诂學相關研究。
《洽悉》是一個漢字詞語,由“氵”和“歹”兩個部首構成。
它一共有6個筆畫,屬于繁體字。
該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其寫法有所不同。在古時候,它被寫成“洽”字的下面有一個“刂”,表示“刀”的意思。
例如,古時候的使用中,人們會說“和洽”,意思是和睦相處。
下面是使用《洽悉》這個詞的例句:
1. 我們需要洽悉對方的意見,才能做出決策。
組詞:洽談、洽商、洽詢。
近義詞:了解、熟悉、掌握。
反義詞:不懂、陌生、不知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