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束高閣的意思、束高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束高閣的解釋

見“ 束之高閣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束高閣”是成語“束之高閣”的簡化表達形式,二者含義相同,均表示将事物或建議擱置不理。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二、出處與典故

源自《晉書·庾翼傳》中“此輩宜束之高閣,俟天下太平,然後議其任耳”,原指将不適用的人或物暫時擱置,待合適時機再考慮。

三、用法與示例

  1. 事物棄用:
    :他買了新工具後,舊設備便被束之高閣。
  2. 建議忽視:
    :這份報告被領導束之高閣,始終未獲回應。

四、近義與反義

五、結構解析

提示

實際使用中推薦規範寫法“束之高閣”,更符合傳統成語形式。

網絡擴展解釋二

《束高閣》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束高閣》是一個成語,意為将書籍整齊地放置在高架書架上。這個詞源于古時候在讀書人的書房中常見的一種擺設方式。在古代,讀書人通常會在書房中設立高而寬的書架,将書籍整齊地擺放在書架上,以便于取閱。

拆分部首和筆畫

《束高閣》這個詞的部首是“阝”和“高”,其中“阝”是一個漢字部首,表示與城市、都市相關的意思;“高”是一個單獨的漢字,有着關于高度或身高的意思。根據漢字的組成規律,可以将《束高閣》拆分為4個部首,其中“束”由“乂”和“丨”組成,表示束縛的意思;“高”是一個獨立的漢字,表示高度;“阝”是一個漢字部首,表示城市、都市相關的意思;“閣”由“阝”和“鬲”組成,表示樓台。

根據拆分部首和筆畫,可以将《束高閣》的拆分結果整理如下:

束:(乂 + 丨),部首:乂,筆畫:3

高:獨立漢字,筆畫:10

閣:(阝 + 鬲),部首:阝,筆畫:10

來源

《束高閣》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唐代文學家韓愈的《進學解》一文中。在這篇文章中,韓愈借用了《束高閣》這個成語,用來比喻書籍擺放整齊、富有秩序。從那時起,《束高閣》這個成語逐漸流傳開來,成為了中華文化中的一個固定詞組。

繁體

《束高閣》的繁體寫法是《束高閣》。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的漢字寫法中,有些字的外形與現代有所不同。根據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可以将《束高閣》寫作《束高閡》。

例句

1. 這個圖書館把書籍擺放得整整齊齊,簡直像是一座《束高閣》。

2. 他的書房裡《束高閣》,看起來非常有學問。

組詞

1. 書閣:指書房中陳設整齊,擺放着許多書籍的地方。

2. 高樓:指高度較大的建築物。

3. 閣樓:位于建築物頂層或屋頂間的一個小空間,一般用作儲藏。

近義詞

整齊擺放、井井有條、有序擺放

反義詞

淩亂堆放、雜亂無章、無序擺放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